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姚对网络曝光是否刻意过度反应?

(2013-10-17 14:09:20)
标签:

杂谈

余姚对网络曝光是否刻意过度反应?

前天看了网曝“余姚干部背进灾民家访问”的新闻,笔者还写了篇博文,颇为欣赏地方政府对当事人王某的处理及时,处分到位,反应神速。只是隐约觉得,为这点事又是党内警告、又撸掉人家王某的前程,是否太过了些?
昨天今天陆续看到最新而全面的报道,这种感觉似乎更强烈。不仅觉得处分“草率”,而且更像是在“做秀”,事件的真实情形与“严肃处理”对比,颇具一种“调侃”的意味。当事干部王银辉在这次访问中的角色仅仅是个“开车的”,为开车方便,他穿了双普通的“北京布鞋”,价值百元,并非“高档皮鞋”。王银辉与许书记很熟,为省却脱鞋麻烦和“赶时间”,许书记强行“背人”就走。前后不过“几秒钟”时间,即被人“立此存照”!太寻常而又司空见惯的人之常情了,怎么看都与党委政府的“严肃处理”有点不沾谱!
还有,王银辉因此事闹出网络“大动静”而被“处理”之后,记者又络绎不绝地对他进行采访。有记者问:“听镇上领导说,对于免职处理,你自己觉得很委屈?” 王银辉答(停顿了两秒):“不委屈、不委屈。”还有记者问:“知道谁拍的照片吗?有没有怀疑过这个人的用心?” 王银辉答:“不清楚,也没怀疑过。反正这个事情出来了以后,就是我的不对嘛。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我不应该让许书记背我过去的。”
王银辉的态度倒是出奇的平静:既认错又服气,还没感觉委屈!真的就服气、不委屈?我是不相信的。显然,在这里,王银辉是要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共同应对当前的舆论危机,决不能让地方政府的形象受损。包括对王银辉的“紧急处分”,也是“周瑜打黄盖”,同样是在双方达成“默契”的前提下采取的应急措施。所有这一切,都是为显示出一种姿态:党委政府对网络曝光高度重视,反应敏感,动作快速,全力争取舆论的主动。
只是,一种表演式的应对网络曝光的“迅速敏感”,于政府于社会于公众到底有何积极意义?我甚感怀疑。第一,不分青红皂白的“严肃处理”,实际上缺乏真诚,显露出的是地方政府“哗众取宠”心理。第二,用“武断、草率”的方式应对网络曝光,是典型的“权力思维”,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很难取信于人。第三,视网络曝光为洪水猛兽,一概作“危机”应对,透露出的是“报喜不报忧”的官场痼疾。
对网络曝光的积极反应,当然是必要的。但作为地方政府,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弄清事实真相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向网民作好解释说明,并给当事人以准确恰当的处理,方能正确发挥网络监督的威力。草率行事,反应过度,处罚失当,倒显得虚假失真,当事人不会诚服,公众也不会买账。而对地方政府官员本身,除了今后增强对网络的高度防范意识之外,很难真正对改进工作、转变作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