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女教师”是什么让人难以平静?
(2013-04-23 14:15:02)
标签:
杂谈 |
“淡定女教师”是什么让人难以平静?
在一所中学教室的课堂上,年轻女教师正在讲课。突然,发生了地震!顿时,课桌上的书本纷纷飘落在地,女教师打了一个趔趄,有些站不稳了。女教师一只手扶着讲桌,镇定地告诉同学们地震发生了,让大家赶紧按顺序跑出教室。有几位同学动作稍慢了些,女教师仍旧原地未动,用另一只手不时地挥动催促,指挥这几位同学快跑。直到所有同学都撤出了教室,她才最后一个挪动脚步,走出教室,离开时还顺手带了一下教室门。这是昨日在网上热传的一段监控视频。
监控视频记录的是与“芦山7.0级地震”震中相邻的名山县中学高三班同学在地震发生时撤离的情景。年轻女教师叫高玉华,高三班的英语教师,其时正在高三班上英语课。这段视频热传后,许多网民被感动。央视记者采访了高玉华,她平静地说:她当时也很害怕,但更意识到,保护学生安全离开是一个教师此时应尽的责任。让学生先走,是很自然的事。这实在没有什么,当时学校的许多老师也都是这样做的。
高玉华老师的回答很朴实,很平淡。唯其平淡朴实,方显真情,更让人增添敬意。
一个人的品质是高尚还是猥琐,多数情况下,并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尤其是关键时刻的“怎么做”,往往会成为区分高下的标志。一位教书育人的教师是否忠于教育,同样不在于说得多么动听,表态多么坚决,生死考验的危难时刻,最能袒露个人心迹。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能首先想到教师责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淡定”指挥学生撤离,做到将生的希望优先让给别人。这样的教师,毫无疑问是是品格高尚的人,是忠于教育的人,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人,也是合格、称职的人民教师。平心而论,高玉华也只是做了一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并非什么英雄壮举。然而,高玉华于“淡定”和“应该”中,表现出的却是一种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这种精神和品格恰恰是一位教师必须具备、不可缺少的。
在关键时刻,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这样“淡定”。五年前的“范跑跑”,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范跑跑”后来竟然还与记者辩论:一个教师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还能顾及别人,教好学生?真是奇谈怪论!一个时时刻刻为自己着想的人,如何能够为教书育人、保护学生,奉献出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一位能够在危急时刻舍命救学生的教师,必定会殚精竭虑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奉献给学生。两者相比,更感觉高玉华老师人格高大、精神可贵。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玉华老师的伟大精神,更需要千千万万“高玉华式”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平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