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行车小磨擦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

标签:
文化 |
一次行车小磨擦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
今天的印台山公园,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公园大门设在东山坡,沿山坡有一条出城的乡间公路蜿蜒向南。进出公园的柏油路向下不到20米,即与这条乡间公路汇合。一辆挂着“鄂A”牌照的黑色越野车从出城方向驶来,车头刚拐入公园进口路时,从乡间公路南边过来一辆进城的灰色大众轿车,形成错车态势。两辆车都在缓行,眼看快“错开”时,两辆车的尾部一下子“密切接触”。其实并没多大损伤,仅两车尾部油漆相互擦压了一溜印痕。
两车急停,车内坐的人全部下来。双方阵势:灰色大众车主是位年轻小伙,个子较小,但样子很凶,身后跟有三四位年轻女生,都比小伙个子高。越野车主也是一年轻人,年龄肯定比小伙大,个子也要高,看样子性情较温和,从他车上下来的也是几位女人,年龄参差不齐。双方都认定是对方责任,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声称要对方自己看着办。一时争执不休。争执中,越野车阵营有位女人说了句:“年轻人要有点素质,要讲点道理。”
小伙子迅速反应:“你说谁没素质?说谁不讲道理?”几乎就在说话的同时,小伙子出手了,跳起来一拳打在越野车主男脸上(准确说是鼻子上),越野车主男猝不及防,应声倒地,脸上顿时糊满鲜血。
“打人啦!”不知是哪方的女人喊了一声。现场一阵骚乱,双方女人也打起来,有女人甚至被打翻在地。越野车主男倒显得很冷静,他被人从地上扶起来,退到路边。旁边一女人拿着电话在拨,似乎是要通知什么人。小伙这方也有人打电话。
不到两分钟,有几个人开着摩托车过来了,走在前边的是位中年男人,50岁的样子。中年男人到场即对着打人小伙大声嚷起来:“邪完了,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竟敢在老子这儿撒野!你访访看,瞎了你的狗眼!”与此同时,有人将小伙抱着推着往进城方向走,应该是对方的熟人,怕小伙吃现亏。小伙还硬犟着头,不肯离开。
中年男人这时站在高处打电话:“老五吗,你去喊几个人来,我家伢们的车在公园门口被人撞了,对方还打了他一顿,叫人赶快过来。”站在车旁先动手打人的小伙一方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几个女人叽叽喳喳,有主张打“110”的,有主张找交警的,还有在紧急召唤自己所熟悉的打手。双方都在调兵谴将,这种场合,估计哪方也不愿示弱。
发生纠纷位置正处在进出公园与乡间公路的交汇口,出城的、进城的、出公园的,三条路都汇聚了不少的车辆与行人,将路口堵了个严严实实。眼看人车越聚越多,如果这里再发生对打斗殴,肯定将演变成一场大的群体事件,后果不甚设想。幸好,在这关键时刻,交警赶到,经过一阵紧张的劝解和疏散,终于化解了这场危机。
我出公园大门往下走时,正好撞见这一幕,从纠纷起始到人群疏散,目睹了事件发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其实事情起因并不复杂,如果及时通知交警到现场,双方稍作退让,事情应该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偏偏双方都自恃有势,火气十足。尤其是那位小伙,开口即骂,动手便打,将事情引向恶化。我实在想不明白:时下的人际之间为啥如此缺乏理解、体谅?为啥相逢非得要争个长短高低?是什么让人性变得如此凶狠?中华礼义之邦的传统精神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