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7@365“重要讲话”何时不再成官员政治待遇?

(2013-01-27 13:22:09)
标签:

365

杂谈

“重要讲话”何时不再成官员政治待遇?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有个细节颇耐人寻味。

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参加了广州市代表团小组讨论会。当会议主持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宣布请“胡书记作重要讲话”时,胡春华马上予以“纠正”,他说:“不是重要讲话,是发言,因为本人是本团代表。”发言后,他又特别指出:到广东时间不长,对各方面情况不太了解,作为人大代表,谈的一些感想也不完全对,仅供大家参考。(1.25中新网)

胡春华讲了大实话。从经济欠发达的内蒙调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肯定有一个调查研究熟悉情况的过程,此期间,他不会多讲话,即便讲话也不一定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这是常识。胡春华将自己的发言介定为初步感想,“仅供大家参考”,是符合实际的。拒不接受“重要讲话”这一“定语”,说明他反感这种不切实际的官场套话,更体现了他求真务实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值得称道。

在当今官场上,如果要盘点什么官话套话使用最多频率最高,恐怕非“重要讲话”一词莫属。大凡召开会议,无论大会小会,只要有领导到场发言,会议主持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冠以“重要讲话”之称。那怕小到组织生活会,谈些个人思想生活琐事,也不能不用“重要”去修饰。似乎不如此就不能表达对领导的敬意,就不能强调领导的正确高明,就不能唤起听众的尊崇。现今事实上,“重要讲话”的使用意义早已超出“讲话”本身,演化成为官员的一种“政治待遇”,下级对上级领导的一种恭敬态度。

“重要讲话”的滥用,助长了官员的官僚主义作风泛滥。成天生活在“重要”、“非同一般”的恭维声中,部分官员已被熏得昏昏然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是那么与众不同:高瞻远瞩,洞察一切,无所不知,绝对正确。官员的这种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讲,窒息了官员个人的聪明才智,屏敝了自己与底层的联系。其结果不仅令官员的乱插手瞎指挥得以畅行,而且为下级的欺上瞒下报假做假行为制造了的空间。最终使党和人民的利益蒙受损失。

前不久,新的党中央做出了转变工作作风的八条规定,“力戒空话、套话”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规定不仅符合实际,更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毫无疑问,过多过滥且贻误党的事业的“重要讲话”,尤其需要“力戒”。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重要讲话”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仅是在具体落实中央规定,而且表明了一种智慧,是真正的明察秋毫。这样讲求实事求是的官员,才能为群众所信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