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休老干部为啥终日闭门不出?

(2012-09-04 12:01:44)
标签:

杂谈

退休老干部为啥终日闭门不出?

 

老何告诉我,曾经的领导老胡也休息了。

老胡是去年底从地级市局长位置上退休的。老胡退休后脾气古怪,终日呆在家里,天大的事也不出门。早晚散步就在客厅来回走。其它也没什么爱好,有时看看书,看看电视,上上电脑,帮忙老婆料理一些家务。据说,老胡这样的“宅男”生活也很好,身体依然健康,精神依然矍铄,偶尔有朋友到家来访,还是如前一样谈笑风生。看上去他基本上没啥改变。就是一条,说什么也不愿出门、办事、做客、见人,拒绝参加一切社会活动,包括打牌娱乐走亲访友均戒绝。

喜欢热闹的老何十分不解,曾当面质疑老胡的“宅男”生活。老胡只是笑笑,不愿开口多作解释。问急了,老胡只简单说了两句:退回到无名小卒的时代,在这个社会上的影响消除得越彻底越好。明显流露一种不平之气。

老何似乎很有兴趣探讨老胡怪举背后的原因。老何有三点猜测:

其一,认为自己在仕途上混得很失败,没能为家族带来荣光,无颜见人。老胡的父亲曾是地方上的要员,很是显赫了一段时间。老胡退时的官阶还远未够上老一辈的级别。在他们那个圈子里算是混得差的,怕别人评头论足。

其二,想尽可能地安静自在。为官几十年,对社会上的事看得很透,也厌倦了迎来送往的官场做派,只想静下心来,享受享受自在安闲。中国自古就有隐士,安于“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外云卷云舒”的生活,也是一桩乐事。不过,古时隐士十之八九为怀才不遇后的无奈选择。

其三,失落感肯定存在。大凡为官久了之人,级别高低论资排辈的观念必然根深蒂固,任何场合都希望得到相应的待遇,甚至连抹牌坐桌子也要有个高下之分才好。退休了,自然再没人拿你的级别当回事了。假如在这方面个人感觉过于强烈的话,就难以融于社会。唯一的办法就是回避,与社会隔绝。

“老胡究竟属于哪种?说不清,也许都有点。反正老胡这样搞太绝对,不大好。” 老何不认同老胡的做法,认为人还是要融于社会,尤其是老年人,孤寂久了,又没个精神寄托,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患上心身疾病,对健康不利。

笔者也认为老胡的自我隔绝欠妥,至少有害个人身体。表面看,老胡好像还是如前一样快乐,安于自我隔绝的生活,但内心深处肯定苦闷,只不过难与人言罢了。老胡越是自我隔绝,越是证明他丢弃不了曾经拥有的功名、利禄、级别、权力,以及不同于百姓的社会尊重!因为这一切失去不可再得,他只有选择自我隔绝。老胡的价值观其实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员思想体系的延续。

这让我想起眼下干部制度的种种缺憾:只能上不能下;只唯上不看下;在职时呼风唤雨权利无限,退下后千丈一落心灰意冷,两者反差实在太大了,大得让人难以承受。假如在职时权力被约束,行动被监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言谈举止谨小慎微,官员还会有风光无限的感觉吗?或官员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制度通行,上台是官下台为民已成常态,官员还会深陷功名级别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吗?只有官与民的差别不大,上与下的得失均衡,退休后的官员就不会产生巨大失落感。像老胡这样退休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其实是自我作贱摧残人性的官员也就不会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