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医院的普通药为啥要高出市场三四倍?

(2012-06-15 12:18:37)
标签:

杂谈

县医院的普通药为啥要高出市场三四倍?

 

昨天上午,我带着孙子到县人民医院看医生。

小孙子的鼻窦炎又犯了,鼻塞,浓涕,睡眠不宁。这种病特麻烦,一遇伤风感冒就发,一发就要上医院,必须按正规疗程吃药或打针。

挂号后,我就直奔设在三楼的耳鼻喉科。就诊的病人不很多,有六七人的样子,但也在排号。主诊是位老医生,戴着深度近视镜,面无表情。我上前将号单交给他,他随手撕下一张处方笺,在上面写下15元的字样,让我下去交费。这是器械费,因为看耳鼻喉需用鼻钳、耳镜、喉镜之类,每个看耳鼻喉科的病人在看病之前,首先得交这个费用。

我带着孙子下楼到收费处,排队交费。之后返回上楼,把盖有蓝色收费印章的处方笺给医生,医生拿着处方笺按顺序放在下面。我即在一旁候诊。

等了不到一小时,孙子即坐上了高高的诊椅。看病其实很快。我陈述了一下孩子的病情,医生即拿着鼻钳撑开孩子的两个鼻腔看了看,又用一条小木片压着孩子的喉咙看了看,然后对我说:这是感冒引起的鼻炎,喉咙也有炎症,需鼻子和喉咙一块治。我问需不需要打针?医生说:不用,吃点药就可以了。医生开了两张处方,嘱我将药拿后再上来,他要告诉我服用的方法。

两张处方,一张为西药,一张为中药。一看划价,西药96元,中药126元,共需222元。我手头钱不够,才带100多元,准备先将西药取出,下午再来拿中药。西药有两种,一种是滴鼻剂,另一种是头孢丙烯分散片,两盒,每盒6粒。我拿了西药后上楼,向医生解释了几句。听医生告诉了滴鼻的方法,之后,旋即回家。

下午,天气仍炎热,我不想再去医院,便就近到一家零售药店,将处方的中药买回。中药也是两种:都是普通成药,苏州滋润药业产的炎宁片两盒,长春鑫诺药业产的利鼻片一盒。让人惊奇的是,三盒中成药的总价才36元,与医院划价的126元相比,整整少了90元。也就是说,在医院拿药,比市场零售价要高3.5倍。上午拿的西药市场零售是多少,我没问,估计也该要高出几倍。头孢类西药属普通药,一盒6粒药丸不可能价高到四五十元。

这件事萌发了我对时下医院现状及新医改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据说,国家现行对医院药品加价有严格的政策规定,最高不得超过15%。统打统算,用以弥补医院的正常运转。可实际上,有哪家医院是在按政策规定执行?药品加价简直成了随心所欲的“春秋无义战”,凭着医院对病人的优势地位,想加多少是多少,几乎没有标准可言。加一倍至两倍算是最低的。有报道,在一些大医院,癌症病人用药的加价达三十倍、四十倍,有的甚至超过百倍以上。老百姓的“看病贵”,从根子上说,就贵在医院对药品的加价上。“新医改”将改革医院“以药养医”的现状,应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但到底怎么改才好?新医改计划全面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另相应提高医院诊疗费用。窃以为这样的改法不会有好效果。现在的症结是医院的药品加价不靠谱。如果都能严格做到按15%的标准加价,百姓的医疗负担其实并不重。假如今后取消了药品加价,另提高诊疗费用,却仍然没有严格的标准约束,那走的还是与药品加价同样的老路,由药品加价的无序到诊疗费加价的无序,负担从这头转嫁到那头,百姓“看病贵”的状况可能不会得到任何改善。

不论是药品加价,还是诊疗费用增加,笔者以为最重要的还在于严格标准,强化监管,执行有序。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再美妙的设想也难以收到良好效果。从这一角度看,新医改将取消药品加价,实在不如强化医院药品加价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15%,甚至还高一些的标准执行,严惩不靠谱的药品加价,带给老百姓的益处可能更明显更合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