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回应扶贫办开苹果手机发票可信吗?

标签:
杂谈 |
兴山回应扶贫办开苹果手机发票可信吗?
4月24日,网友“李氏重庆”发微博 “我们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用了!”并配发一张图片:“湖北兴山扶贫办购买苹果手机发票。”兴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要求有关部门调查此事。经核实,兴山县扶贫办主任妻子于4月17日请在上海打工的侄女购买了一部IPhone手机,为防止因商品质量问题维权,其侄女索要了发票凭证,将付款单位开成了兴山县扶贫办,并于4月21日从上海寄出,目前手机和发票均未收到。(4.25新浪网)
网友“李氏重庆”的“我们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被用了”的质疑应该不错。湖北兴山方面对此事的回应也似乎无懈可击。乍一看,事实清楚,过程简单,解释合理,量“李氏重庆”们再也无话可说。倒是无话可说,却不大服气!
“李氏重庆”犯了一个大“错误”:曝光太早了,抓的不是时机!倘若等上一年或两年时间再曝光,该发票仍然没有报账,也没有巧立名目变相充账,这种回应或许有几分令人信服。
事情其实是明摆的:其一,个人买苹果手机,如果不是为了方便充账,根本就没有理由要用单位名义开发票。手机市场的实际情形正好相反,如果不是团体集中批量采购,商家对个体消费者的维权比对待单位要认真得多,也就是说,开具个人发票更有利于消费维权。扶贫办主任妻子在购手机开发票的操作中弃易取难,明显地不合情理。
其二,兴山县扶贫办主任妻子从事什么职业?个人收入情况如何?我们不知。按常规,一位有家庭拖累的中年妇女,去购买消费昂贵的IPhone手机,这在县市一级消费群体中甚为罕见。一是凭工资收入,买不起;二是即便家庭殷实,也舍不得买;三是只有公款作后盾,才会放开胆子消费。而能用公款购买IPhone手机的,毕竟不多。扶贫办主任妻子显然有这个条件。
其三,扶贫办不是清水衙门,扶贫办主任手握重权。这些年,国家对扶贫工作极其重视,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的发放与安排,恰恰由扶贫办及扶贫办主任说了算。相对于需要“扶持”的单位、项目和个人,国家给的钱再多,也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扶贫办主任的“吃香”正在于此。漫说是区区一部IPhone手机,就是再多些的消费,在扶贫办主任眼中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他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工作需要为名在本单位报销,更可以在相关需要扶持的单位“消化”。总之,只要有正规发票,扶贫办主任“处理”的途径就多了去了。
其四,基层风气如此。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用在官场,那是再准确不过了。基层官场似乎更盛。在县市一级,某某家庭如出个掌握实权的科级干部,则整个家庭就有了幸福感,甚至一些亲朋好友都跟着沾光。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立马就变得不同寻常。而这一切,自然有公款在背后支撑。在此种语境下,倘若有谁说扶贫办主任妻子用IPhone手机是自己掏腰包买的,恐怕没人相信。
兴山县回应扶贫办开苹果手机发票之后,也许往下在网上已无多少悬念。可网民们心中的不平之气却很难消散,还有由此撩起的公众情绪波动与社会无奈心态,尤其值得相关决策者的注意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