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赵普有没有可能因微博爆料被封杀?
(2012-04-21 11:18:58)
标签:
杂谈 |
名嘴赵普有没有可能因微博爆料被封杀?
央视名嘴赵普已经有10余天没有在屏幕上露面,引发众多网友猜测。
据《法制晚报》4月20日报道:前不久,央视主持人赵普一条劝告“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的微博,引发了各界对明胶乃至毒胶囊的关注,如今事件仍在发酵,然而赵普却自此从电视和微博中“消失”,不少网友猜测赵普被“封杀”。
细心的网友发现,赵普4月8日还在其主播的《晚间新闻》中露脸,9日爆料后即消失。而赵普爆料的新浪微博自11日起停止更新,腾讯微博也只更新至4月10日。20日上午,记者还拨通了赵普的手机,提及网友们的猜疑时,赵普呵呵地笑了笑,并没有正面澄清,而是告诉记者“我只能说四个字:无可奉告”。依据惯例,此言更让人们生疑。
赵普到底有没有事?照我的分析,肯定有事!只是这事可大可小,可重可轻。
我们再来看看赵普的微博:“同志们,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 赵普强调该短信内容转自一位调查记者。
以赵普的身份及影响和上述食品与百姓生活的关联程度,此举至少有三个不合适:
一是用个人名义发出这样“耸人听闻”的敏感信息,且吞吞吐吐,似另有玄机,一句“不细说”,极易引发消费者联想,造成公众的思想混乱。
二是赵普作为央视著名主持,不通过自己服务的主流权威媒体发布食品安全准确信息,反倒利用微博去传播未经核实的敏感传言,在消费者无法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社会恐慌。
三是说所有的老酸奶和果冻都有问题,对孩子健康有巨大威胁(内幕很可怕),似不大符合实际,至少未经权威证实。即便所传信息确凿无误,由于事关重大,也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向社会进行公布的同时,还需相关的专业人士作出详细解释。这样的信息公布当慎之又慎,决不可草率从事。
赵普这么轻易地一捅出去,事实上已经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果冻、酸奶类食品销量陡降倒还在次,更重要的是搞得人心惶惶!吃奶、吃果冻的是孩子,受惊的却是大人;一个孩子后面就是一群家长,如此会让多少家长寝食难安担惊受怕啊!
赵普的举动无疑是草率的。常规的做法应该是,由电视台组织记者深入调查,拿到可靠证据,并向相关专家咨询,然后制作节目向社会公布。通过权威媒体发布消息,观众能够全面了解事实真相,不至于瞎猜测乱怀疑,搅得人心动荡不安。凭事实和证据说话,是媒体的责任,也是记者基本的职业操守,像央视、赵普这样的权威媒体、大牌主持,似乎更应该视其为生命。
赵普的这次不合适举动,在央视必然会受到相关领导的指责和批评。赵普本人对此事要反省、反思是肯定的,至于会不会就此被“封杀”,窃以为倒未必。因为眼下的言论环境与“文革”时期毕竟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怎么样,赵普本人都应该从这件事中吸取深刻教训。不仅赵普,其他所有新闻工作的从业者都应该以此为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