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见闻:退休干部为何六年不愿朝原单位?
(2011-10-05 14:33:41)
标签:
杂谈 |
重阳见闻:退休干部为何六年不愿朝原单位?
国庆长假前三天,秋雨绵绵,整整三天三夜,窗外淅淅沥沥都没有一刻停歇。昨天雨住了,但从早到晚,天色阴沉,加上入秋的寒潮,冷风嗖嗖,人们也只能猫在家里看电视。
今日天气完全放晴,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空气格外清新。难得的好天气!我今天破午后散步的惯例,一大早就起来,出门沿三环路、护城河一线行走。早起户外活动的人不少,一路上碰到好几位熟人,其中有两位是与我同时间休息的退职干部,我们一路同行,边走边聊起了家常。
在护城河边,又遇到一位比我年龄稍大,现已退休的老干部。这位老干部曾在市直一重要职能部门任“一把手”多年。相互寒暄了几句,他也加入到我们晨练走路的队伍。老干部很健谈,开口就问我们:今日重阳节,你们单位没不开个茶话会?或慰问表示点什么?
哦!今天还是重阳节啊!老干部的问话倒是提醒了我们。我们几个对今日的“重阳”似乎毫无察觉:一是还未进入“老人”系列,对“敬老日”不大留心,二是也没谁向你提示今天是重阳节——敬老的日子。我们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我反问:你呢?你单位那么有钱,都给你表示了点啥?
“我们那儿啦!眼下的人,都只顾自己捞了,哪有心思管过气的老家伙!……”老干部摆摆头,有种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又紧接着问:×局长不是在你手中提起来的吗!怎么也不致太差吧!
“什么提拔不提拔,现在的人一当官,就昏了头,以为是自己如何了得!无所不能!哪里还想得到过去别人的提携!……”老干部顿了顿,似乎不愿深说。经我们再三催问,他才简要地讲了讲自己的感受:“这么跟你说吧,我退职六年,没有去一次原单位,更没有在原单位吃过一顿饭。单位领导,没有任何人问候过我一声,连一次电话也没有打过,更别说请我去开个什么会,吃过什么饭,或表示一点什么!除了卡上的退休工资,我几乎与单位断绝了任何联系!我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好像是从未干过一样陌生!我煞费苦心培养提拔起来的干部,好像路人一样生疏!说实话,我感觉很悲哀,很凄惨,早知官场人情是这样的冷酷势利,就是打死,我也是不会进这个门的!可惜,尝到这些苦头时一切都晚了!只能抱恨终生!……”
老干部说这番话时,喉咙里明显有些哽咽,最后还抹了抹昏花的老眼!怎么会有这种情形?赶明儿我们退休后会咋样?几个人似乎激起了情绪共鸣,面面相觑,一时无语!大家只是低着头,默默地沿河边继续走路!
回到家里,本来因晴好天气带来的好心情一下子坠入谷底。
这位老干部在职时官声很好,为人也不错,曾多次受到市里及系统上级的表彰。为何会落入这步田地?我实有些不解。继而对那位现任的×局长生发出一种鄙视与恨意:一个不仁不信、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
我相信这位老干部不会有什么太高的要求,无非就是“重阳节”的一声问候,一丝温暖,一点情分而已。×局长为啥就做不到或不愿做?说到底是被“势利”二字所左右:老干部现在失势了,不能给×局长带来任何好处;×局长的“问候与温暖”是“有价证券”,要给予能够换取利益之人身上。什么仁义、恩情,在利益面前都变得一文不值了!
人人都会老的,所有官员都有退休的一天!×局长为啥就不想想自己的明天?将来别人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将会作何感想?
为官是一时,做人才是一世!为官要厚道,得势时须超脱。对任何人,特别是对老人真诚一点、善待几分,到你丢权失势时,身心才会安宁。至少不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也不会受到来自各方“老天报应”、“自食恶果”等等幸灾乐祸言辞的刺激!我这样思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