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干部如何看秭归的天价巡视账单?
(2011-09-19 19:06:19)
标签:
杂谈 |
纪委干部如何看秭归的天价巡视账单?
上午与一曾在市纪委工作多年的老朋友聊天,叙及日前曝光的湖北省第六巡视组在秭归县巡视期间的“80万接待费账单”问题。
老友几乎是用肯定的口气说:省委巡视组到一个县,20天花费80万,这件事不大可能,其中肯定有诈!老友凭自己多年的纪委工作经验,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省委巡视组因位置特殊责任重要,大都抽调的是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廉洁守纪、比较过硬的优秀干部组成,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带有示范表率意义,没有理由为了这点眼前利益自毁形象自断前程。根据我的感觉,他们不敢也不会在被巡视地区如此大手大脚、挥霍公款、违规收受明令禁止的礼品。要说他们走时带点地方土特产,这个应该存在。
第二,最大的可能就是地方冒用接待巡视组的名义,报假账。一般的地方党委办公室这边,经费都比较紧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如想搞好点,就要想办法借机打点秋风。还有,书记们有时有些个人费用,也得通过其它途径解决。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借招待上级领导的名义,让财政拨款报假账。这个情况很普遍。我想秭归县的这份账单也逃不出夹杂了类似的名堂。
第三,省纪委的初查也证实:省委巡视组20天的费用为11万。令人生疑的是另有70万的搭车报账,数额大大超过了主体,有点反常。一般的讲,借名义搭车报账只是占个小头,顶多对半。秭归县却搞得“鼻子大似脸”,将乱七八糟的玩意都塞到里面报,胆子也太大了点。我怀疑里边有人借机将公款揣到私人荷包了,或者是有人报了私人购买的大宗物品。好好查一查,很可能查出腐败问题。
老朋友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我倒是很关心秭归县的这份账单是怎么被泄漏出来的。像这样的账单,应该属财务秘密,知情的只有三个人,一位是县委办负责人,另一位是常务副县长,还有一位就是财政局长。当然,仔细点的书记、县长,有时也会过问。剩下是办具体事的人,让怎么办就怎么办,一般不会多话。正常情况下,像这样的账单绝不会外传。秭归县的政局肯定有问题。
聊到这里,老友带点神秘口气说:听有人传,秭归县的党政领导不和,省委巡视组走后,时间不算长,书记即被提拔,而政府方面的领导却没有动。相关领导即认为省委巡视组说了书记的好话。于是就有人策划公开了“第六巡视组在秭归的天价公务接待”事件。指向很明确。眼下正是换届的敏感时期,这中间可能包含有权力争斗的因素。不过,只是在传,说什么的都有,什么也没有证实。一切结果取决于省纪委最后的调查结论。
听了老友的这番分析,让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秭归的“天价公务接待”之所以发生,不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其根本原因应是财政信息的不透明。假若老早有财政信息公开制度,政府支出的每一笔细目都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秭归的相关领导是决不敢泡制这份搭车报账的假账单的。财政的暗箱操作,从某种角度看就是腐败的温床。“天价公务接待”事件也充分证明了财政信息公开的必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