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上班去向公示制为何让人既喜又忧?

(2011-03-15 21:00:56)
标签:

杂谈

官员上班去向公示制为何让人既喜又忧?

 

为方便群众办事,山西交城县实施了领导干部去向公示制,要求每个办公室门口必须挂干部去向公示牌,清楚记录每位干部每天的去向。上班还是下村、出差还是请假,都公布在上面。2月25日,一位来办事的群众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来办事,不是等就是来回跑,现在有了去向公示牌,少跑好多冤枉路了!”这是交城县创新机关人员“两公示”给机关作风带来的可喜转变。(3.14新华网)

看到这条消息,不禁眼睛一亮:好思路,好办法!这项管理制度创新值得赞扬!窃以为,在目前情况下,实施领导干部去向公示制至少有十大益处。

第一,方便基层干部和群众找领导干部办事,少吃“闭门羹”;

第二,领导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将得到改善;

第三,减少群众对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的误解和猜测,增加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第四,增强领导干部的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仇官”情绪;

第五,让领导干部思想有压力,督促官员多做利国利民的工作;

第六,便于领导干部合理安排时间,接待群众与日常工作两不误;

第七,懒官、混官将无处可混、无法偷懒;;

第八,能约束官员平时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轨行为;

第九,能有效遏制官员平时的吃、喝、玩、乐;

第十,对官员的腐败行为和生活腐化也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这项制度应该可以更完善,比如对官员的去向公示尽可能详细:去哪里?为何去?干什么?何时回?公示越细越有效果。再如建立检查制度,上级机关可通过各种方式不定期查实,确保公示内容的真实准确,不流于形式。还有就是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坚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不过,眼下对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管理似乎并不缺少好的思路和办法,缺的只是决心和执行力。山西交城县的“领导干部去向公示制”同样如此。扎扎实实坚定不移地执行,其功效应该怎么评估都不会过分!敷衍塞责,走走形式,除了做秀一回外,可能啥作用也见不到。譬如,你让公示去向,他用六个字即可总括一切:“下乡”、“开会”、“调研”!谁能从这六个字中监督到什么?当事人何惧如此空泛的公示?这样的公示又有何实际意义?再如,执行虎头蛇尾,开头大张旗鼓热闹一阵,过后烟消云散无人过问!这样的前鉴简直不胜枚举。

上个月,山东济宁市层层成立了“马上就办办公室”,名字很新鲜,其实就是个执行不力的改良货。按说地方各级党政机构都有“督办室”,负责的工作就是督促党委政府的决策“马上就办”。许是“老班底”不管用,有地方就巧立名目成立类似职能的机构,诸如:效能办、效率办、直至济宁的“马上办”,图个新鲜而已!实际上,只要真下决心办事,使用“老班底”同样可以发挥大作用;办事决心不大,无论成立什么“办”,你就是捉只老虎助阵,也吓唬不了谁!现在的官员个个犹如“戏台上的麻雀”,见的阵势多啦,哪是轻易说怕就怕的?

但愿山西交城县的“领导干部去向公示制”搞一回真的硬的,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