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精湛技艺却为何难以自食其力?
(2011-01-11 17:22:09)
标签:
杂谈 |
学得精湛技艺却为何难以自食其力?
老同事的一手字写得甚好,尤其是美术字写得漂亮。一些常用的美术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隶体、魏体等,书写技艺十分了得。写字时无须标尺,无论是单个大字或成篇小字,都能做到笔划精确,线条一致,字体规整,精巧美观,简直与书报文字印刷品毫无两样,所有熟悉他的人无不啧啧称奇。
为练好写字技艺,同事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同事早年与我一起在电影院从事电影宣传,工作即是写写画画。那些年,单位所订的报纸几乎全被他拿去作练字用;平时除了上班工作,在家的时间就是练习写字,一年到头天天不间断;凡是报纸上能见到的字体,他每种都练习写,力求写得标准、规范,以适应电影宣传工作之需。功夫不负有心人,同事终于练成了这手写字绝活。
后来我调出了电影单位,同事则一直留在电影院。
同事话不多,为人忠厚,一门心思搞好工作,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电影开始走下坡路,收入不行了,影院工作人员渐渐无事可干,甚至随时面临下岗危险。同事的这手绝活倒是走俏。一些单位逢年过节要办墙报专刊,一些商家要搞商品宣传,一些店面要制作招牌,会写美术字的人成了香饽饽。那几年,同事忙得不可开交,来请的络绎不绝,几乎天天晚上加班加点还干不完。当年接这些活,每平米可收30元工钱,单位还管招待。同事的外快收入颇不错。
电脑的逐渐普及,特别是办公软件、图像软件的广泛应用,给了同事技艺致命一击。也不知起于何时,同事渐渐门庭冷落,不大有人请了,近些年更是无人问津。也是的,眼下电脑制作店面招牌、广告宣传牌,又快又便宜,大幅面广告牌喷绘制作每平米仅6元,且制作精美,远非手工绘制可比。同事空怀一门精湛技艺,却毫无用武之地,更要命的是单位早已破产,个人仅吃个劳保,生活举步维艰。也想干点别的,却既无能力和精力,又无经验和财力,一大把年纪学什么都晚了,只能唉声叹气!
日前在街上碰到同事,穿一件老旧军棉衣,拉着我的手叙起了往事,禁不住感叹:“这社会发展得真快,快得让我们这些人无法应对!谁能想得到今天会写字的人竟致无用失业?连个人起码的生活都无法自食其力?人们总说,有一份投入就有一份收益,多一滴汗水就会多一些成功。可我那么努力,付出了那么多辛苦与汗水,为何总不见有好运光临呢?”
同事的经历与感叹,让我同情,也让我感慨良多:是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真的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确需要更新改变了。比如“一滴汗水一份收获”的思维,如果对落后的技能或专业下苦功,付出再多只能是白费力,肯定得不偿失;假如对先进的技能或专业用心用力,结果必然事半功倍,大有收获。眼下的价值观应该是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问题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科技发展趋向,你得适应形势,选准给力的方向与突破口,方能实现最大效益!不过,形势总在变化,社会总在发展,总有先进取代落后,任何人的“一招鲜”都不可能永远“保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