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奶何不由国家统一承担?
(2010-09-01 20:43:05)
标签:
杂谈 |
学生奶何不由国家统一承担?
小姨妹的女儿今年刚好7岁,正是入学年龄。上午小姨妹领着孩子去学校报名,结果因带钱不够,名没有报成,只拿回来一纸“报名须知”。
中午转到我家吃饭,我看了这张“须知”,只见上面写着新生报名交费的明细,除书本、学杂费之外,另有本学期自愿交费项目:学生早餐210元,学生喝奶260元,学生保险50元。
费用倒是不多,又为了孩子的教育成长大计,还标明自愿,一般的家庭应该不成问题。可小姨妹却感到压力,她跟妻子讲,孩子一听说想节省不交学生喝奶费用,就高低不愿意,弄得她很为难。
小姨妹是单亲家庭,五年前与下岗后好吃懒做的丈夫离婚,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在外面租房过。小姨妹每月工资仅1000多元,平时就这月望不到那月,日子紧巴拮据得很,现一次性就拿出上千元给孩子读书,确实不容易。
姨妹与妻子在一边叙谈,我则对学校的这种收费方式产生了怀疑。
名义是“自愿”,其实与“强制”无异。学生在校过的是集体生活,贵在享有平等的生活待遇与受教育的权利。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如有的因家庭困难交不起诸如统一买奶的费用,待遇的差别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刺激,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许多家长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学校要求统一收费办理的事项,再有困难的家庭也会竭尽全力满足学校要求,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正所谓“宁可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不能让孩子心理受刺激”。如此的“自愿”与“强迫”何异?
学生喝奶当然十分重要,但该不该由学校统一收费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假如学校只是提出要求,具体由学生家长分别在自己家里落实。既让学生能喝到奶,又让部分确有困难的家庭有选择的余地,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并且不会对无奶喝的学生产生不好的心理刺激,岂不两全其美?
据说学生喝奶是一项百年大计,上级有要求,并且以地区为单位选择统一的供奶商家。这种情形很容易让人产生“其中有猫腻”的错觉!一个地区的统筹供奶市场该是多么诱人!且又是学校统一收费上缴,多么省事!该不是所有的商家削尖脑袋往里钻?!学校领导能否抵御其中的糖弹袭击,恐怕谁也不敢打保票。人为地创造一个权力寻租机会,实在得不偿失!
有个建议:既然学生喝奶是一项百年大计,能够强壮一个民族,国家或各地财政何不拨出一笔学生喝奶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让所有的小学生都平等地享受到这份福利。花钱并不很多,却可以让祖国的下一代健康成长,真可谓功在当代福及子孙,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