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患病求医的乡村老妇为何想回去跳河?

(2010-08-21 13:58:39)
标签:

杂谈

患病求医的乡村老妇为何想回去跳河?

 

妻子在省城住院期间,同一病房相邻的38床先后住过两位女病人,前者是位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后者是位来自本省西北部乡村的老妇人。

乡村老妇患有一种少见的顽固性便秘病。饮食正常,却能连续十几天无便意,上腹膨胀,下腹则毫无感觉,平时在家,完全靠泄药过日子。为此老妇痛苦万分,自觉生不如死。住进病房后,老妇几乎时时刻刻都在长吁短叹,逢人就喊胀叫疼,情绪极不稳定。

据老妇说,她在当地医院多次求诊,均无效果。在此几天经医生运用各种方法检查,发现老妇的大肠道比正常人稍长,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即是动手术割掉多余的大肠。不过手术费昂贵,医生说,总费用大概需要6至10万元左右。

老妇家在农村,丈夫曾是县外贸公司的职工,后下岗回家务农。老两口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早先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至今生活起居还需要下岗父亲照料。

家庭唯一有点经济实力的是女儿。

十年前女儿南下广东在一家印染厂打工,因聪明好学成为该厂熟练技工,月工资有近3000元。打工期间,女儿与同厂的另一位家在当地的技工相爱,并结婚成家。小两口育有两个孩子,大孩子5岁,第二个孩子才1岁多点。在正常情况下,女儿一家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可母亲经年累月的便秘病,却成为已远嫁他乡的女儿沉重的经济负担。

平时母亲的吃药住院费用,大部分出自女儿。这次来省城住院,女儿不仅又承担了母亲的医疗用费,还请假掉工、丢下孩子到医院全程陪护。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知事达理、十分孝顺的女儿。母亲病急,常常寻死觅活,无端发些脾气,女儿却总是低眉下气,耐心劝说,细心护理,从未见她表露有任何厌烦情绪。

尽管女儿家庭日子可过,但面对这么大笔的治疗费,女儿还是犯难了!

我有几次看见她偷偷在哭。那天我从外面买饭回来,又见她在病房走廊尽头流泪,边流泪边打电话,估计是跟远在广东的丈夫商量筹钱。见我走来,她即停下通话,红着眼睛对我说:“叔叔,你和阿姨能不能帮忙做下母亲的工作,她的病如做手术后遗症很多,到时可能更痛苦。”

我即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是无法筹齐这笔医疗费,想放弃手术,可又无法向母亲开口。我说:“我们可以帮忙做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你得向医生讲明情况,请医生做工作,只有医生的话你母亲才会相信。”

第二天下午,妻子告诉我,老妇说她的病做手术不行,后遗症很多,她准备明天就出院;她还说这么大的医院,连便秘都治不了,后悔到这空跑一趟。我知道女儿已通过医生做好了工作。但不知怎的,我心里却不是滋味。

又过去了一天,38床母女俩已办好出院手续,准备乘车回家。临走之时,老妇向我们打招呼,我告诉她:“回去之后要静养,不要急躁,更不能生气,你的病会好起来的。”

老妇满脸的无奈回答:“哪里好得起来啊!我回去只有一条路,就是跳河!”

听了母亲的话,我看见她女儿又一次低下头在抹泪。

目睹到眼前一幕,我的喉头一哽,鼻子发酸,眼眶中的泪水也差点滴落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