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折腾五小时 就诊不到三分钟
(2010-07-04 10:56:58)
标签:
杂谈 |
求医折腾五小时
为孙子的病复查,我不得不又一次奔赴省城医院。昨日早6时,我租了一辆的士,带着孙子,冒着酷暑高温,风尘仆仆驰向大武汉。
上午9时许到达同济医院。同济医院门诊部里里外外依旧是人山人海。进大门时朝里一瞥,只见看病的人流摩肩接踵穿梭不息,尽管多次到此,但眼前这态势还是让我感到一阵窒息!也许是天气人气火爆阵阵热浪太有冲击力之故。
依旧是侧身挤过去次第排队。这次排队省却了“购病历”一项,因一月前初诊时已购病历,只需挂号。排队半小时终于前进到挂号窗口,不料上次给孩子看病的副教授号已满,只好怏怏出列。我曾记起有人告过我复查时可直接到科室让教授写条挂号。便拉着孩子排队登上台式电梯,经过几次辗转,终于到达七楼“专家诊室”。
我恭敬地站在教授面前,趁教授稍闲时说明情况。我说:“刘教授,上次您开的药孩子已用完了,根据您的要求,今天来麻烦您复查一下。”
“挂号!”教授惜言如金,回话很干脆。
“只因您的号挂满了,万不得已才找上来,能不能写个条就在上面加个号?”我央求道。
“不行!”教授之语仍只有两个字,且斩钉截铁!
无奈,我只得拉着孩子步出诊室。下楼时越想越觉得不行:这么远这么热赶来给孩子复诊,难道就让教授“两个字”打发?得去让孩子求求他,未必他是铁石心肝?
“你怎么又来啦?”教授显然很生气。
我让孙子说:“爷爷好!爷爷看看我的耳朵病。”我又接着孙子道:“我们距这里有两百多公里,大热天来一趟实在不容易,还是请教授您看一看!”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语气是哀求的惨音。
“你怎么说都无用,去挂别人的号吧!”教授的口气稍有缓和。
“因上次是您看的,别人看怕不知前面病情。”我竭力解释着。
教授再也不开言了。
此路不通!我只得又带着孩子下楼,在门诊大厅排队挂了一个普通号。
待我再上楼时已到10时40分。按常规,在这里还得交耳鼻检查器械费,然后将病历、号单和盖章的收费单交给导医台,接下来就是候诊。导医小姐说,听广播叫你的名字即去诊室。这一等候过程又用了一个小时零10分。到11时50分,才听到广播叫孙子名字。普通医生看病很迅速,连检查加开药用了不到三分钟。
看完病,经过上楼下楼三番五次的折腾,我已精疲力尽,孩子也又累又饿又渴,哭着要吃要喝。实在没有时间和气力再排队取药。只得收好单子,准备下午到外面药店买药。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我与孩子的吃饭饮水问题。
每上一次省城医院,就让人体验一次就医艰难的痛苦经历。
去年至今年,我已经有三次这样的体验。每一次体验之后,我就在心底痛切呼唤:大医院治病救人的态度与作风为何不能贴近人性一点?设施条件齐全的医院分布为何不能向地市下一级伸延?经济社会发展了,可普通百姓求医问药何时能不再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