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退休书记为何后悔在职时没占没贪?
老同事嫁女,邻里朋友们闻讯道贺,喜宴就设在小区“团圆酒楼”二层。
我被安排坐一大圆桌,瞧瞧满桌都是熟人,有在岗在职的局长、科长,也有先后退休的“旧官”。平时难得相见,正好借此机会叙叙旧,老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甚是热烈。
酒过三巡,忽听一退休干部“发布新闻”:听说县里原老书记找现任领导解决老伴的部分药费报销问题,与某领导吵了嘴。
“是的,是的!我也听说了。那天老书记碰见我,满脸是气,说后悔当初太谨慎廉洁,到现在才感觉到没钱处处难!还说让我们趁年轻时想门路多赚钱,只要不违法,什么钱都可以赚,有了钱活得才有尊严。”另一位刚退下的干部赶紧补充说。
“他也有今天,活该!”又一位退休干部愤愤地接腔:“想当年他是多么的‘正气凛然’,似乎就他一人是‘真马列’,别人都是贪官!干部待遇不关心,干部的实际困难不管,你要是占点什么利益“好处”,他查处起人来倒是毫不手软,不讲任何情面!他自己吃亏,我们那几年跟着他也吃亏!他下台后几乎没有人登门,这样的薄情官注定没有好下场!”
“你看某某老部长,对部下关心爱护,热心为干部办好事做实事,创造机会让部下得好处。下属犯了过错,他想办法开脱,不伤害任何人。他现退下了过得多么惬意!儿子提拔到重要岗位,有职有权又有钱。他自己的困难只要张口,县里立马解决,许多事根本不用他开口,别人都替他想好了,办了!这才是好领导。”
“确是的!我们还是喜欢老部长,不喜欢老书记!”桌上另有几位在职与退休干部异口同声地附和着。
我与县里那位老书记不大熟悉,对其为官作风也不了解。听这位退休干部的怨气发泄,便忍不住插上一句:“老书记这样的领导应该算是党的好干部,对党的事业还是有责任心的。”
这位退休干部鼓了一下眼睛,没好气地说:“这样的干部怎能算党的好干部?严格讲是拆党的台!你想想,党的事业是靠干部干的,他将干部们管紧了,管得大家都没有积极性,谁还为党的事业工作?”
看到桌上“一边倒”的舆论氛围,我也无话可谈。不过,我总觉得这些议论有失偏颇,个中似乎有难解之“结”。
你廉洁为官,下台后得到的却是晚景贫寒;你严管部下,到头来却无人缘,没有谁为你排忧解难;你当“贪官”或“老好人官”,对部下违法违纪睁只眼闭只眼,其结果自己名利双全!这种情形真让人尴尬难解!
党的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对部下严格管理,廉洁从政。摊到桌面上,这应该是符合党的宗旨的优秀品德,是实践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无论如何不会是坏事!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
是社会价值观发生倾斜?抑或是党的政策出现偏差?我不得而知。
我只是担心如此情形持续发展下去,党的“反腐倡廉”会越来越难!谁还会做“反贪”的中流砥柱?谁还会当吃亏不讨好的“廉官”?谁还愿意干让人忌恨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