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情”抵达“官庭”为何这样难?

(2010-04-18 13:45:45)
标签:

杂谈

“民情”抵达“官庭”为何这样难?

 

有这样一件小事,让我感觉到官员们了解一点民间疾苦真难!也就是说“民情”要抵达“官庭”实在不容易!

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为了整治环境卫生,规范交通秩序,提高城市档次,政府采取坚决措施“禁麻”。有些网友对这个专用名称可能不大熟悉,说明一下:“麻”就是“麻木”,一种扎有顶蓬可乘坐两至三人的机动车,应该是普通摩托车改装而成。

“麻木”的奇怪名称从何而来?谁也说不清。不过,“麻木”这种小型车在一些县城很兴盛,主要是简单快捷、招手上车、到处可钻、乘坐价低、给渐趋城市化的县城居民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尤其是下雨出行,送孩上学,购物搬运等,“麻木”车更是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

“麻木”也有一大缺陷,就是运营“麻木”者,多是贫困弱势人群,或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等,财力不济,车况较差,蓬布破旧,且时常乱停乱靠,有碍城市观瞻。从这一角度看,“禁麻”原本也无可非议。

但老百姓却意见大了!在小县城的公交系统尚未很好完善之前,没了“麻木”,他们出行非常不方便。特别一遇雨雪天,上街办事购物可称是举步维艰!往往这种时候,百姓就议论纷纷、骂声一片,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

一段时间,公共场合游人三五成群聊天聊的多是这一话题;公交车稍一拥挤,乘客就埋怨,说县领导只知搞面子工程,置百姓出行困难于不顾;地方网络论坛上也充斥着这类热帖;还有不少居民向“县长、书记信箱”发电子信件,等等。人们都希望县领导能听到民众呼声,采取有效措施为百姓解忧!可半年过去了,情形依旧,未见有任何改善动静。

日前与一在相关部门工作的老朋友叙谈,随意提及这件事,老朋友告诉我,这点小事根本就进入不了“首长”的视线,老百姓议论得再多,也到不了领导耳边!老朋友说:“你想想,领导都有专车,怎能体验到出行之难?领导不乘公交车,哪听得到百姓抱怨?‘领导信箱’其实是下面的一个小部门在管,领导不会直接看信件;网络论坛是网民论坛,领导日理万机,哪有时间亲自上网观帖?再说,这些小事下属即使耳闻目见也不会向领导报告。领导压根就不“知情”,也没有“知情”的时机,当然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啊!”

老朋友的这番分析,不一定全对,但你得承认确有道理!“民情”难以上达,领导不了解实情,自然也不可能为民解决实际问题!这件小事,分明让我感觉到现时地方官员与百姓距离之遥远!虽然居住在同区同城,实际上却远过万水千山!

我忽然想到某些越级上访案件,久拖不决成老大难,有一天奇遇到某位“大官”,在“大官”的干预下,案件迎刃而解,访民从此息访平安!那成“老大难”的过程,不正是访民与官员距离阻隔所形成么?

我相信许多时候,我们的领导是愿意倾听群众意见的,也是能够为民办好事解疑难的。但多因“下情上达”的阻隔而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徒增民众误解反感,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社会要公平,国家要和谐,窃以为很重要的一件事即是“民情”要能顺利抵达“官庭”,让官员很便利地了解到民间真实情形。不过,要创造这样的“便利途径”,眼下同样靠官员的“一言九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