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来事”与高学历哪个更“管用”?

(2010-02-16 11:02:18)
标签:

杂谈

“会来事”与高学历哪个更“管用”?

 

初一大早,我还未起床,小沈就敲门进来拜年!算起来,今年应该是他调省城后回老家登门为我拜的第十次年!

小沈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同往常一样,今年来仍然是面带微笑,双手相拱,恭敬有礼,连说:“给领导拜年了!祝新年快乐!……”眼前小沈的举止言谈,让人一看就喜欢,觉得这真是一位成熟、知礼、懂事的好青年!

每次小沈来拜年,高兴之余,总让我生发许多感慨。

小沈老家就在市区(县城)街道。十一年前,小沈刚刚从中专师范毕业,却被分配到本市北部最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学校离公路还有几十里,周末休息从山里走出来搭车回趟家,路上差不多得耽误大半天时间。环境条件很差,不过对年青人而言也算是一种人生磨练!

这一年,市电视台招考节目主持人,急欲改变命运的小沈自然要积极报名应试。

县级电视台主持人要求并不高,但也要有几个基本条件:形象好为第一,其次是普通话标准,再就是说话得体,反映要快。至于学历、学问、水平、才能等,并非必须层次很高。何况,县市级也很难觅到高层次的人才。

几轮考试下来,确定了四个候选人,其中就有小沈。评委这样评价他:形象较好,普通话还行,就是文化基础较低,笔试成绩刚及格。我拿不准,请上级领导决断。领导最后选了两位,小沈被录取。

经过三个月的上岗实习,觉得小沈作专业主持人还是不够合适,但他能吃苦,腿脚勤快,说话暖人,很“会来事儿”,人际交往不错。便让他干记者,搞新闻采访工作。

有次省里来了一位厅长到本市山区调研森林保护工作,电视台便安排小沈去全程采访。厅长调研三天,小沈跟了三天。采访结束,小沈回来后向我汇报,说厅长想调他到省里去,他不敢去,让我拿个主意。我感到很惊奇!对他说:“打哪儿去找这样的好事啊!只看是不是逗你玩的?”

后来听林业局的一位局长告诉我,厅长硬是看中了小沈,真的要调他去。小沈这几天表现太好了,一路上,他自己肩扛摄像机,还总主动扶着厅长爬山越岭;到了住地又当起了服务员,跑前跑后,端茶送水,问寒问暖,话语甘甜,把厅长服侍得眉开眼笑,觉得年轻人能做得这样好不简单!恰巧省厅要成立电教室,就这样决定要他了!

果然,厅长走后不到一周,省厅就来了两位处长,一位是人事处长,一位是宣传处长,专门考察小沈的工作调动问题。两位处长考察回去后半个月,省厅即来了正式通知,让小沈去省厅报到上班。

小沈在省厅工作两年后,又很顺利地解决了公务员身份问题;五年后,又买到省厅为干部们建的低价商品房;去年听说他还提拔为科长。一个贫寒的师范中专生,就这样“天降好运”进入了省政府部门,成为一名令现今重点大学研究生都难以企及的省政府公务员!

小沈的机遇看起来颇具偶然性,细想也是必然!他具备此种素质,好运终久会垂青于他!在职场或在官场,有时“会来事”就是比学历高、专业优秀要强!这是现实,你不得不服!假如小沈他怕吃苦、只图自己舒坦;假如他不“会来事”,只能机械地干着份内事…… 即便他是高学历、业务强, 厅长会给他机遇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从“管用”的角度看,小沈的经历对眼下年轻人就业与发展不也是一种启示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