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数字版实行收费阅是“拙策”
(2010-01-02 19:21:24)
标签:
杂谈 |
《人民日报》数字版实行收费阅是“拙策”
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1月1日消息:中国最大报纸《人民日报》数字版从2010年元旦起实行收费阅读,收费模式有三种:每月24元,半年128元,全年198元;读者可以通过在线支付、银行转账和邮局汇款三种方式支付。人民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日报》数字版实行收费阅读这一举措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太大收益,但将促进报纸的发行,并为防止盗版侵权提供技术保障。
网上看《人民日报》要收费!这是我不曾想到的事!尤其是《人民日报》。
笔者就是一位《人民日报》的网上读者,其它报纸的数字版倒是很少看。之所以选看《人民日报》:一是《人民日报》权威,传达党中央的声音。二是习惯使然,二十年前,1990年6月20日我在该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剧评,自那以后,我就习惯翻阅《人民日报》至今。三是报纸数字版阅读方便,尤其是上50岁的人看纸媒总少不了戴老花镜的麻烦,网上字体则可调节,适合老年人阅读。四是少花费、又简单,好文章还可复制保存,随时再读。该报收费阅读就意味着断了我看《人民日报》免费的午餐!
不过,让我去邮局订阅《人民日报》,我不会!该报相关负责人的“将促进报纸的发行”恐是错误的判断!现能传达“党中央声音”的媒体太多,不必依赖《人民日报》;好文章几乎所有的网媒都会转载,“复制保存”有的是机会,不需看《人民日报》原版;花钱订报收报存报,我既无这样的经济能力又无陈列存放报纸的家用阅览室。如此,我的选择只能是与《人民日报》绝缘!我相信绝大多数网上看《人民日报》的读者都会如我所想。当然,少数“成功人士”可能会选择订阅。
不知“该报相关负责人”是否了解《人民日报》的发行详情?本市人口100万,《人民日报》订阅数为1000份左右,且全部为单位公款,没听说个人掏钱订《人民日报》。说地方宣传部是“党报党刊发行站”有点过分,但三级党报党刊征订的确是省、地、市三级宣传部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像《人民日报》的征订不仅宣传部当大事抓,省、地、县党政一把手更是直接下达指令,各单位规定的订数必须完成,政治任务毫无讲价钱的可能。如果没有公费加行政命令,《人民日报》究竟会有多少个人掏腰包订?有点玄!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其主要任务在于传达中央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成为党中央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应是第一位,全国各地各级各单位公款订报也无可非议,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看到报纸,收到最广泛的社会效益。在以政治任务公费订报为主体的格局下,实行网络数字版收费,切断个人网上看报途径,期望能够促进报纸发行,提高经济效益,显然是一厢之愿,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在互联网时代,网上免费看报其实是扩大报纸影响的最好途径。只要报纸办得好,可读性强,精品文章多,读者仅看了网络数字版,自会感觉不满足而寻找纸版读。时间长了,倒是真能促进报纸发行!《人民日报》数字版“告别免费时代”的决策者,不在报纸质量上寻求“促进发行”的办法,却以“斩断读者网上看报途径”的下下策来刺激发行,不仅达不到目的,更会失掉网上读者群,降低报纸的影响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面对《人民日报》数字版“告别免费时代”,笔者的感受就是四个字:遗憾、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