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绩效工资”能否治好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顽症?

(2009-09-07 14:03:53)
标签:

杂谈

“绩效工资”能否治好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顽症?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中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会议还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的时间及具体方法步骤。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盼望已久的“按绩取酬”、“论功行赏”公平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这是好事!然而我担心的是,现今的事业单位内部如不作大的变革,再好的薪酬制度也未必能够真正落实并收到预期效果!

实施绩效工资的最大障碍就是“人多为患”。目前基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事少人多,小部分人在干应该干的事业,大部分人在“溜边”、在“打牌”、在“假公济私”、在“炒股买基金”。国家公务人员中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混半天”、“上午报个到,一天不见苗”等机关病在众多事业单位中更是司空见惯。

有一所城区小学,六个年级18个班,在岗教师200多人,平均每个班有十几名教师,一大半教师在“混时间”,或是自己在家里办“课余辅导班”。有一家(县级)广电新闻单位,主要业务就是采访、编发、播出自办的一小时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竟有员工120多人。整个单位仅不到30人真正在干事(如满负荷运转还只有不到20人的工作量),70%以上的员工只是上班报个到,然后分散到各办公室扎堆“夸天”,再就是不见踪影,或去打牌、或去逛街、或是“接私活”干干捞点“外快”。即便如此,到总结汇报工作时,没有员工不说自己“成绩很大”,也没有那位负责人敢当面质疑某某“成绩不大”。不知有多少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上班是个负担、回家是个贡献”!

类似这些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都有财政拨款供养(单位创收补贴),工作人员都有地方财政编制。人员工资都是依据国家劳资政策确定,工资虽说不高,但收入稳定、容易,不须个人花气力,只要编制上有个名字,你一辈子就算进了保险箱。在这块个人收入范围内,任何单位领导都动弹不得。稍有涉及,就会受到当事人振振有辞的回击:我是国家干部,国家给我的钱,你凭什么要动我的?这才是真正的“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财政用钱养懒人、养冗员,实际上也窒息了员工的进取心、创造力!

在基层事业单位这种现状基础上实施绩效工资制,显然难以行通。第一,人多岗少,不可能人人定岗定责。部分人如岗位责任不清,怎么评判“绩”与“效”,又何以凭绩效定个人所得?第二,现有工作人员中有部分人并非因为能力、业绩、勤恳工作而先期占据了有利岗位,如某些领导人“任人唯亲”的提携,或照顾性安排的某些职务等,形成“绩效优势地位”,以此推行绩效工资势必造成新的不公平。第三,目前基层事业单位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上存有根深蒂固的“大锅饭”、“铁饭碗”、“铁工资”、“平均分配”等老观念,凭绩效拉开档次定个人收入尚有艰难的适应过程。

要真正扎实推行绩效工资制,笔者以为首先要做的是对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进行深入改革:要通过公开考试精简人员,让事业单位“瘦身”;然后,实行公开竞争,对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岗位进行公开选拔竞聘。在此基础上,方可顺利实施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并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所谓的“绩效工资制”又将如早已实行多年的“捏着鼻子哄眼睛”的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一样,结局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再折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