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好有意味的《原谅我红尘颠倒》
看《原谅我红尘颠倒》时我总忍不住要笑!
那些似乎只有在市井街巷茶肆酒吧及私密空间使用的种种粗俗俚语在书中活脱脱地大放送,不加任何粉饰,不端半点架式,原汤原汁原味,时时让你忍俊不禁!这些粗俗的独白、对话原本就是我们凡夫俗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可经作者这么一复制摆弄,竟是如此精彩,如此彰显个性特色,如此富有冲击力量,如此让读者陶醉愉悦,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书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营造的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既熙熙攘攘又惊心动魄的凡尘大梦!这又是一个直逼现实的大梦!透过让人酣畅的梦中场景的逼真叙说,我们更强烈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深邃而忧患的意识。
司法的腐败一般人也都有所感受,凡是打过官司的人体会更深!古有“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之说,今有“打赢了官司输了钱”流行,普通人不到万不得已断然是不会淌这汪浑水的。大梦主人魏达作为一位执业资深名律师,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看业内周围形形色色各类人物的生存状态,更是体验到水浑不可见底,人性有多恶这水就有多浑!所以他把一切都看透了,什么责任、什么爱情、什么朋友、什么公平正义、什么法律规定、什么信仰前程……
统统都是无稽之谈!
“我一直恪守一个原则:凡事不讲人情,只讲得失;人间自私为大德,只要有利可图,那管他洪水滔天,妻离子散!”(第102页)“我执业十四年,每一刻都在算计别人,也被别人算计,久而久之,我练出一身乌龟般的硬壳,周身刀枪不入,我没有朋友,从来不说真话,也不相信任何人。”(第20页)
在极度逐利洪流中,魏达只相信利益,只沉湎于利益带来的肉欲快感,醉生梦死,以致沉沦堕落到杀人分尸,还想吃人肉!人性恶到极致!魏达并非生来就是游戏人生的狂徒,也曾有过纯真的少年青年,只是长年沐浴于这一潭污水,混迹于追利逐臭的角斗场,惯于黑白颠倒心理扭曲,“心越洗越黑”!魏达的堕落让人警醒而深思!
将海亮大和尚也拉到聚光灯下让人细看。这些原本看破红尘大彻大悟大智大能教化众生的佛法高僧,却同样逃脱不了世俗利益的侵蚀。海亮和尚凭着一张进退自如的油唇利嘴,端坐禅房面对香客施主高论佛心慧语,什么“名利皆空,无求是福”、“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忍受退让,自在人心”云云。背地里却也在上网偷看黄片,穿名牌皮鞋,置名牌用具,搞经营拉赞助,甚至还上窜下跳争着要当夷齐寺的CEO。曾被世俗凡人顶礼膜拜“修行最彻底圆满的智慧与人格”的佛家众僧亦成了利禄的奴隶,“沙门一派铜臭,这人间那还有净土?”
书中还有一个叫潘志明的人却是与众不同。这人也是学法出身,而且是名校高材生,长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才,曾竞选过学生会主席,是全校男生、女生追捧的明星。大学毕业后进司法机关当了法官,从此飞流直下。这人有一大毛病就是法学精熟正直无私性格倔强,不贪财受贿不乱搞女人,在一群瘟鸡中颇有点鹤立的样子,这就犯了大忌。潘志明当了十几年的法官,竟然越混越边缘,以至最后连买菜的司务长也干不成,与院领导大打出手大吵一通后竟被判刑三年。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潘志明的悲剧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但何尚不是这个行业的悲剧呢!
看《原谅我红尘颠倒》时尽管总忍不住要笑!但笑过之后却是莫名的沉重,有一种深深的隐忧!司法公正历来代表着社会的公正公平。司法公正惠及的是全社会每个公民,司法的腐败危害的也是全社会每个百姓,这是一个不容我们普通人不关心的大问题!
但愿这本书能真正成为“一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是对所有司法工作者开卷有益的特殊作品,是一部批判性、启示性和可读性较好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现代司法领域启示录式’的作品。”(第008页,导读《一部让人良久沉思的作品》王国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