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炊烟升

(2024-05-24 20:46:56)

 

春节前的一个傍晚,我从乡村返回城区的途中,忽然看到山村两户人家的烟囱里冒出了缕缕青烟。望着这难得一见的炊烟,让我想起小时候,那家家户户炊烟升起时的情景。

那时候,每到烧火做饭的时候人们总能看到炊烟袅袅升起,闻到炊烟幽幽的气息。清晨,当朝霞染红了天际,从各家的烟囱里飘出的缕缕青烟,随风儿渐渐地融合成团团烟雾,弥漫在村庄的上空。那缕缕炊烟,或浓或淡,如丝如雾,袅袅升腾,飘向远方。傍晚,夕阳西下,炊烟再起,白色的灰色的青色的烟雾暮霭里盘旋萦绕,渲染着血色的晚霞。此时,人们劳作归来,鸟雀归巢,猪羊入圏,鸡鸭进笼,喧闹的村庄开始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对于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的人来说,对家乡的情结常常盘绕在袅袅的炊烟里。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思、一种回味。只有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才能对家乡的炊烟有着特殊的理解和感受。

炊烟是村庄的标志。有炊烟的地方就有村庄。炊烟是人气的使然,是村庄活着的呼吸,晚归和游人看见炊烟,急躁的心就会平和起来,就会感觉到乡亲和家人的关怀与牵挂。有村庄的地方就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它让人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保持对生活的信心。伴随着村庄里的鸡鸣狗叫声,人们踏着散去的炊烟,走上田间地头;又迎着升起的炊烟走进村庄,走进自家的小院。

炊烟是家庭的温馨。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一年四季,父母总是迎着朝霞,追着炊烟的影子下地干活,望着升起的炊烟回家。那时候,我最盼着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院子里的饭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粗茶淡饭,说笑一天的所见所闻。从家人们愉快的神情里,可以看出那浓浓的亲情、暧暧的温馨。那时,有炊烟相伴的时光,充满着快乐,弥漫着幸福。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无论我走到哪里、在干什么?只要看见家里的烟囱冒着缕缕烟雾,心底就有一种说不清的喜悦和温暖。

   炊烟是母亲的呼唤。农村出生的孩子,都是在母亲点燃的一次次炊烟和一声声“回家吃饭了”的呼唤中长大的。小时候,每当我放学回家,走在那通向村庄的弯曲小路上,远远看见家里房顶升起的炊烟,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厨房忙碌着。一想到妈妈在等着我回家,心中便涌上了一种暖暖的幸福感。我望着那缥缥缈缈的炊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回家的脚步。那看似平常又普通的炊烟,与其说是柴草化成的幽魂,不如说是母亲辛劳的身影;那简单朴素的一日三餐,不仅是母亲的辛勤付出,更是母爱的无私奉献。那炊烟,那呼唤,仿佛一条无形的线,无论你走到哪里,走的再远,都让你无法割舍和思念。

炊烟是难忘的记忆。人老了,总喜欢想着过去。我想起过去,就自然想起了炊烟。想起了那个年代,我总有一种情愫系在家乡院落的柴门,那屋、那些人、事,都在最美好的记忆里,难以忘怀那缕缕的炊烟中,不仅有我的亲人,还和蔼可敬,一块嬉闹顽童;有甜美动听歌谣夕阳西下的诗画······。欣赏它,感念生命的质朴与真情;品味它,揣摸人生朴实与无华那袅袅炊烟,不仅诉说着庄户人家的喜乐哀愁,而且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憧憬。它是人间的未来和希望,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记忆和向往,更是乡村一道优美而靓丽的风景。

自从我离开了家乡,在城市的喧嚣中再也难见村上那袅袅炊烟。如今,农村的生活也越来越城市化,液化气灶、电饭煲、电磁炉早已走进了村民的厨房,很少再有人家烧那土灶锅了,那弥漫着烟火味道的日子和包裹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炊烟,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算起来,我离开家乡已有四十多个年头了,很多记忆也被淹没在时光的长河里。记忆中的炊烟像是一幅悠远的水墨画。今天,有幸看到家乡厨房的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自然情不自禁的多看上几眼。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感觉好温暖!好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诗五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