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的快乐

标签:
随笔/感悟 |
退休以后干什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
今年春节过后,我也光荣退休,突然萌生了到农村找块地种菜的念头。
至于我为啥有此想法?或是因为想吃到真正的无公害蔬菜;或是因为我小时候在家种过菜园,想念那充溢着诗情画意的场景,想重新体会种地的艰辛以及收获的愉悦;或是因为......。总之,原因多多,不必细说。
说干就干。我联系了家住城郊的堂弟,看能否舍我一块种菜的地。堂弟很干脆地给了我一块靠近村庄的三分地。但唯一的缺憾是离水源较远。
清明过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在这几分地里忙活了起来。先是忙着施肥翻地,一锹一锹地把土地深翻了一遍,整理成畦;再是按照季节,先后栽上了茄子、番茄、辣椒、黄瓜、丝瓜,播种了豆角、大豆、秋葵、苋菜、花生、糯玉米等常规蔬菜。看着自己亲自安排的一畦畦各色作物,心理觉得美美哒,期待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可这年头,干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我忙活了几天,菜苗、种子顺利下了地,坐等种子出土、菜苗扎根生长。哪知,今年的天气很不架势,从春季开始,老天爷迟迟不下雨,导致下地的种子出不了,补种了几次才看见稀稀拉拉的几颗苗。为了保住这些菜苗,我不得不到处找水浇灌,希望能救活那可怜的几颗苗。为此,我变得与种地的老农一样,天天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时时盼着下雨、下雨、下大雨。但老天爷好像故意在作弄人,每次预报都是晴到多云、或多云到晴,偶尔预报有雨但到时却不下,或周边都在下雨,本地却是多云到阴,就是不下雨,害的我天天盼雨不见雨,看着禾苗渐渐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半枯焦。好在到了炎热的夏季总算等来了两场小雨,终将我那半死不活的菜苗撑到了收获的时候。我看到瓜果累累的茄子、辣椒、黄瓜、豆角、大豆,以及即将成熟的花生、玉米,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心里总算有了种菜的成就感!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天气比较反常,异常天气频繁。就本地而言,干旱少雨,高温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待到我大田蔬菜收获的时候已是烈日炎炎,高温持续且异常猛烈。我只得每天早晨五点多钟起床,骑车(电瓶车)十余公里,来到菜地收获我的劳动成果。时间还不到七点钟,火辣辣的太阳就伴着高温热的我大汗淋漓,衣衫湿透。但看着到手的果实,我仍然干劲十足,不断地靠补充水分,坚持将当天该收的收完才带着丰收的喜悦返回家。中午,当家里的餐桌上端上了我种的蔬菜、或家人和亲友们赞扬我种的蔬菜好吃时,我顿时有了满足感,在菜地里劳动的苦和累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可惜,这样的快乐没有能够持续多久,八月份的连续高温无雨立刻将我的收获截留,各种正在盛果(叶)期的蔬菜作物很快被高温天气烧的危在旦夕,或萎靡不振,枝叶枯焦,或濒临死亡。导致到嘴的鸭子又飞了。为了不至于花生、玉米、大豆颗粒无收,我立即将它们提前收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上半年蔬菜作物的收获期转眼就结束了。
说实在的,首次在我那几分地里耕耘,我的付出与收获真的无法成正比,劳动的辛勤和汗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但作为一个退了休的闲人,我种菜并非为了生计,纯粹是打发时间、消遣自己,寻找快乐。所以,我在种菜过程中,主要享受的是种植过程。通过种菜,看到自己亲自播下的一粒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享受那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生到熟过程中所带来的无尽的快乐和满足,至于收获多少无关紧要。尤其是当我吃到自己收获的豆角、黄瓜、茄子、黄豆、花生、玉米时,真正感受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更何况,通过种菜,我还能够收获到果实以外的东西。比如,学到了技术、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养成了习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