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五台山去悬空寺的途中,导游推荐要去看了一下应县木塔;连同大同市内的华严寺和九龙壁,作为自费项目每人收费150元。我们在权衡之后,觉得还是很值得的,大家也都没有意见,便确定了下来。
提及“应县木塔”的名字,我是如雷灌耳,早有所闻;只是苦于山西游均无此行程安排,便只能默默地暗藏在心里。如今恰好有此顺道游览的机会,我自然惊喜若狂,多花一些钱当然不是问题,比单独来游要省多了。于是我们的旅游大巴在应县下了高速,终于来到应县看木塔了!
车子刚拐进景区,我们就远远望见了巍峨耸立的木塔。木塔与迎宾北路之间是应州古城墙遗址和一个休闲公园,一条古香古色的仿古街——应元街横贯东西。我们在应县参观游览了1个多小时,中午在停车场边上的萧太后酒楼用午餐,之后离开应县。
沿街向东行不远处是佛宫寺的“浮图宝刹”牌楼。穿过牌楼入内就到达佛宫寺的寺前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尊高大的、身披红袍的观音雕像,两侧各有4根石雕龙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也竖立在这里。广场周边绿化甚好,深秋的树木,满树的黄叶,特别引人注目。有当地百姓在树下闲聊,或是售卖旅游纪念品。
再往里走便到了佛宫寺的山门,檐下悬挂着赵朴初书写的“佛宫寺”的牌匾,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金色佛像。他是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席地而坐的胖菩萨,是未来之佛。在佛教信徒心目中,他又是一尊笑佛、欢喜佛、幸运佛,据说能给人们带来福气、祥和之气。在中国历代弥勒菩萨备受人们的敬仰和信奉,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有这么两副对联便是形容他的:“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弥勒菩萨的两侧是游客进出木塔参观游览的入出口。
木塔位于佛宫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由于木塔通高67.13米,相当于现代建筑二十几层楼高,所以在没进入佛宫寺内前,在广场上、在附近别的地方,也都能看到它的雄姿,并深为其壮观而惊叹、而折服。正如梁思成先生曾给林徽因寄去了一封家书所述:“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先生目睹木塔时的喜悦全然溢于言表。
不过,要仔细观赏木塔,还是要进入寺内,绕着木塔慢慢走、慢慢看(详见下篇博文、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