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厦门又下雨了,雨还下得不小。
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滴,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我想起了我在园博苑拍的几张残荷图,想起了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
记得去年的十二月初,我上园博苑时也到荷池去看了、拍了一些残荷照片,当时有感而发,我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了一篇《满池残荷也精彩》的短文(h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cdf540100xf47.html)。几天前我再去荷池,还是那片池塘,还是那些荷叶,仅仅经历了一个季节,情景自然大不相同,凋零衰败、凄凉惆怅给我心中造成的震撼是难以避免的:此残已非三月前的彼残了。
俗话说,“苦老不苦穷”。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是不能改变的;但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人生一世,荷长一秋。初荷、绿荷之后必然是残荷。看那池中的残荷,枯萎的残叶如同额头布满皱纹、牙齿脱尽、两腮塌陷的一张张老脸;折弯的荷梗就像弓腰驼背的躯干;荷花凋谢,孤零零地高举着灰色莲蓬的花茎,如同倚靠在老者身旁的拐杖。这残荷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慨叹:荷犹如此,人何以堪!
人生如梦,年华如轮。但愿在繁华褪尽的晚年里,老人们能坦然面对枯荣,静观浮沉;在世事纷杂的劳累中,能保持心灵的豁达与宁静;在生命的守望与历练中,能更加成熟和坚强。人不能孤独地活着,要有所痛,有所忍,有所思,有所乐;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好好地活着就是福气,也许这就是唯一的出路。
“留得残荷听雨声。”我在想像着,聆听着昨天那场雨敲打着残荷所发出的旋律,我仿佛在聆听着自己的心语,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感念油然而生。我的心,从此也收获了一片沉淀苍凉和感伤后的宁静。让残荷所展示的萧瑟、败落、凄清的苦景,让残荷所生的忧愁、落寞、孤独、颓废的悲情,随着雨的停歇而戛然而止吧!








残荷孤零听雨声(黄胖HP拍摄于厦门园博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