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佛光山是台湾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是我们这次台湾游中与中台禅寺一起被列入佛教名山游览的行程之列。
我们早上七点半从屏东海口港的“六福庄”出发,一路沿着风光旖旎的滨海公路行驶,九点就到达佛光山。
佛光山位于高雄县大树乡东北区,高屏溪的西侧,由星云法师带领弟子披荆斩棘,一沙一石、一砖一瓦历经艰辛所建设起来的,是一座大乘佛教的寺庙;目前佛光山是台湾著名的佛教圣地,称为南台佛都。
从高屏溪大桥远眺佛光山
佛光山殿宇宏伟,佛像精雕细琢。大雄宝殿为两层歇山式建筑,金碧辉煌,宏伟庄严。匾额为著作书画家张大千所题。殿内有高约7米的三尊大佛像,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为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均为盘膝坐莲金身。大殿四壁上建有14600个佛龛,各龛均供奉一尊小佛像,佛前装小灯,殿内14600个长明灯映着一尊大佛,金碧辉煌,其气派令全台所有佛寺殿堂都望尘莫及。位于大雄宝殿右面的是大悲殿,高20米,殿中供奉一尊高约7米、呈立姿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殿堂四壁建有1万个神龛,供奉1万尊小观音神像。满殿尽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故殿名又叫“万佛大悲殿”。与大悲殿相对屹立的为大智殿,殿中供奉文殊菩萨,据传他曾为众生说法,故有“大智”之称。佛光山还有“佛教文物陈列馆”(大愿殿)和“净土洞窑”(极乐世界)两处“隐形式”建筑,以“净土洞窑”为著名。所谓“净土洞窑”即自山麓挖入山腹的地洞,右洞入,左洞出,内里形成“冂”形地道,布有1250个佛像以及传道讲经等场景,洞壁塑绘有西方三圣等极乐世界的想象造型,在我国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大雄宝殿後是如来殿。玉佛楼在如来殿的右边,共七层,主供玉佛,玉佛四周另有玉佛百馀尊。金佛楼位於如来殿左边,楼高五层,每层外墙供有佛龛,供奉贴金坐佛数十尊。

佛光山停车场边的雕塑
大雄宝殿内的大佛
大悲殿后的观音菩萨雕塑

佛楼外墙佛龛内的佛像
佛光山以巨型雕塑群而著称,最突出的标志是金身接引大佛。大接引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状,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佛像全身贴金,每与朝阳暮霞相映,即见金光万丈,耀眼夺目。大佛脚下台基上排列着一圈与其相貌姿态相同的佛陀;从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两侧,也都排列着大于真人作接引状的佛像雕塑,据统计共有480座。如此多的佛像雕塑,个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漫步其中,仿佛真的到了佛教之国。
远望金身接引大佛
金身接引大佛




作接引状的佛像雕塑群体

佛像群体雕塑
佛光山还有五百罗汉雕像,纯白色,排列在从山门通往大殿的两侧的绿树、假山等园林景致中,也十分独特。


五百罗汉雕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