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三保庙”、“三保井”,我们乘坐的旅游车穿过繁华的闹市,停在一个整洁的广场边。广场上有一座红色的钟楼和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广场四周都是荷兰式的红色建筑物。其中最大的一座古老建筑物就是正对广场的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Studthuys)。它在三百多年来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到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的婚嫁服饰,金、银、珠宝等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
广场四周的红色建筑和一些西洋古建筑都是马六甲最著名的景点。顺着马路继续走,一座座葡萄牙式与荷兰式的西洋建筑物展现在我们眼前,虽然有些建筑物我们根本叫不上名字,有名牌的因写上马来字,我们也不知晓。但我知道,这些建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或二三十年代或更早时候的建筑物都是西方殖民者在马六甲留下的印记,带着西方浓烈的宗教色彩和建筑风格,给这个历经沧桑的城市添上了奇丽的一笔。

红色的钟楼和基督教堂

维多利亚时代所建的喷水池

马六甲基督教堂


马六甲市政厅

马六甲街头的风车

马六甲街头的古炮





“红屋”一条街

博物馆展示的老飞机和旧列车

马六甲街头苍老的古树
我们的脚步停在一座仿皇宫建筑的门前,一侧是葡萄牙城山,山上有一个古堡,又称“圣地亚哥碉堡”,是当时的葡萄牙殖民者为防范被击败的马六甲王国军队的反攻而修筑的。现在能看到的是一片残墙断垣,只有古堡城门楼依然屹立在门顶。这座高三十多米的城楼,壁上雕刻着当年葡萄牙军队的许多图案。城堡内几块石碑保存完好,给人类留下了若干历史史实。城门后面的山坡顶上有一座无顶建筑,它是马六甲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它与圣地亚哥城堡同时建成,与城堡用的是同一种建材,也是欧洲人在东南亚修建的最古老的教堂。几经战乱,现已面目全非。另一侧则是马六甲国家青年博物馆。从这些西洋建筑的身上可以见证荷兰、葡萄牙、英国殖民者曾经对马六甲所进行的殖民统治。
仿皇宫建筑


圣地亚哥古城门

圣保罗大教堂


马六甲国家青年博物馆
马六甲市内的教堂

马六甲街头的花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