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因海峡而闻名,中国人知道这个地名源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马六甲的历史已有600年,马来西亚的历史从马六甲开始,1989年联合国将马六甲定为历史名城。马六甲的口号为“观光马六甲就如观光马来西亚”。马六甲曾沦为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殖民地,故此地汇集有多国风格的文化遗产及许多历史古迹。
我们的旅游车是下午近四时才到达马六甲的三保山,由此开始了马六甲的走马观花。第一个参观点是三保庙、三保井。1405年,明朝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远航西洋船队,乘着强劲的东北季风,劈波斩浪驶进马六甲港,给这里带来中国的友谊、文化和丝绸等。至今在当地仍保留纪念这位中国伟大的航海家的“三保山”。三保山布满1.2万个坟墓,是海外最大的中国人墓群,它也见证着华人在马六甲的历史。三保山下有座“三保庙”,一口“三保井”。
三保庙四周大树环绕,林蔽树荫,十分清凉宁静。三保庙的大门绘有两个身披战袍、手执刀斧的将军的画将,威严英武。三保庙门柱两旁写着一幅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三保庙内中央一尊戎装佩剑和郑和像,上挂“郑和三保公”横幅,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司武将的神像,这表达了后人对郑和的颂扬和怀念。这座三保庙建于1673年。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红柱粉墙黛瓦,富含中国民族建筑风格。据说,所有建筑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三保庙寺内香火旺盛。

马六甲三保庙山门



三保庙内殿堂
庙内最闻名的数那口直径逾二米的马六甲历史上最古老的大水井,华人传为郑和船队驻扎此地时为补充淡水而开掘的,所以称作“三保井”。为保护井水,井口已被铁网罩封。井水味道甘美,天旱不涸,在无自来水之前,是全城唯一饮用水。当地传说喝了此井水的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重返马六甲。的确,郑和后来又曾四次到过马六甲。

三保井

郑和雕像

马六甲公园的绿化

马六甲的街景
走在马六甲海峡边,我们看到了这条闻名于世的海峡。马六甲海峡长约800公里,最窄处约40公里。海峡海流缓慢,经常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海峡。我们还发现马六甲的街道很像厦门老市区的街道,临街房屋排列整齐,一座挨一座,都保留着骑楼的建筑风格,这就是早年的华人房子。从此也可以见证华人开发马六甲的足迹。

马六甲海峡边的建筑

马六甲海峡上的小岛




马六甲的街道



马六甲的民居和内河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