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2008-12-07 15:36:24)
标签:

旅游

分类: 驴友日记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休息日,闲来无事,想到郊外走走,于是便想到去坂头。我们乘54路公交车从市区出发约50分钟便到了坂头桥站。由宽阔的324国道拐进坂头水库支路路口不过数十米,一棵大树一座庙便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庙门前一座八墩九孔的舟形石板桥寂莫地横跨在苎溪之上,这就是苎溪古桥了。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苎溪桥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重建,是古代同安连接漳、泉两地的古驿道,是厦门现有最古老的石建桥梁,与泉州洛阳桥齐名,是闽南地区至今保存原貌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桥之一。桥身呈平梁式,东西走向,全长73米,宽2.6米,高4米左右,桥下八墩九孔,桥墩呈舟型,桥面由48块花岗岩条石板铺成。千百年来,古朴的苎溪桥静静地躺在路边,由于年久失修,桥墩、桥板和引桥部位均有不同程度损坏。古桥的现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市政府2006年拨出专款对苎溪桥进行了一次大修。踏上厚实的石板桥,远望那水库堤坝,再看看眼前的公路和楼房、庙宇,古桥显得更加的沧桑,让我们不禁想起元代文人邓子实的《苎溪》一诗:“日照松稍宿雨乾,秋风剪剪作轻寒。青林缺处云山好,更过桥面仔细看。”描写的就是当年古桥的风光。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古桥建成后,按当时崇奉泗州文佛和尚,于古桥东侧建泗州院,后改奉观音菩萨称观音寺。观音寺历代多次重修,2003年重修时,挖出一尊石雕缺首佛身。据识者从佛身雕造特征,确认为古代泗州佛像。以此印证观音寺初称泗州院传闻之可信。小庙虽小,但现在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又处在大路旁、古桥边,香火自然旺,同时也引来游客游览。小庙与古桥相依相伴,相得益彰,是坂头一景。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行走坂头(一)古桥与小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