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胖HP
黄胖H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78
  • 关注人气:2,4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2008-09-01 11:09:38)
标签:

见闻

文化

分类: 都市见闻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新建的博饼民俗园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耗资近2000万元。它是以厦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秋博饼活动作为主要的体验内容,融合了博饼历史趣闻和闽南特有风俗的综合性民俗旅游景区。据园方介绍,在博饼民俗园游览,除了感受博饼文化外,游客在园内还可以领略到多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欣赏地方高甲戏表演的博饼特色剧,观看永春纸织画的现场制作,凭博饼所博得的“状元筹”兑换厦门漆线雕、德化瓷器、漳州木偶头雕刻等民间手工艺品……园内各项“非遗”展品展项相得益彰,为游客呈现出一个高品质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阵地。厦门博饼民俗园的建成,大大地丰富了闽南地区的人文旅游景观,成为厦门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在“状元楼”里,游客可以传统的围桌博饼方式,体验博饼乐趣。让每天来的游客,都能体会厦门中秋独有的刺激和欢乐。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状元楼与观光电梯


    博饼民俗园以安排数个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活动,让人们在体验中,去了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做法值得称赞。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虽然任何一项文化遗产都属于过去,都代表那已经逝去的年代,但有些文化遗产能延续到今天,自有其保存和成长的土壤,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应该强调一种“动态”,即在原生态的环境中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厦门的博饼文化虽源于郑成功时代的一种军中游戏,因百姓喜闻乐见,便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博饼民俗园积极搜集和整理博饼的各种资料,用纸张、影像、实物等方式把它保存起来向游客展示,而且开辟体验区,让游客体会博饼乐趣。这种静态、动态的保护方式,有助于厦门“中秋博饼”这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至于博饼民俗园的门票和体验费用是否高了?是否是“遗产搭台,经济唱戏”?让游客们去评价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骰子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年年飘荡在农历八月的鹭岛上空;让人们博饼的欢声笑语永远传承下去,传递到海峡对岸,传递到五洲四海。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走进博饼民俗园(四)“体验”与“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