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中山公园紫藤花 |
分类: 小桥文集 |
四月末,北京之春已近尾声,是处郁郁葱葱,一派红衰崒盛。
漫步中山公园,梅园的报春花已隐居密林深处,梅花凋零何处去?一年又一年,零落成泥,花落成殇。
中山公园的梅园与惠芳园比邻。前者为梅花专属区,后者培育多品名贵兰花,同时植有大片竹林。时逢春末夏初,竹林枯叶依旧,新芽刚刚萌动,恍然还是一派茫茫秋色。风摇竹影,漠然萧瑟,收入眼底的风景,竟然是一行行光杆青竹司令。
唯独两园间的紫藤花绽放得热热闹闹,花架的上上下下爬满了稚嫩而翠绿的藤条,串串塥花犹如紫色葡萄一般悬垂于藤条之下。春风阵阵袭来,一串串紫藤花,摇摇曳曳,悠然自得;缕缕阳光投射,花叶交错,相映成趣。
细赏盛开的紫藤花,串串花絮腾空垂吊,像是悬崖边一条条瀑布飞流直下,又像是果园中一串串葡萄挂满藤架,更像是窗棂前一挂挂风铃叮咚歌唱......。娇柔动态的花韵,清馨柔和的花香,引来赏花游客无数,或小憩藤架之下,或选景拍摄留影。
紫藤,豆科植物,落叶藤本,为著名的荫棚花卉。初花殿春,花期长久,生长迅速,枝叶繁茂,羽状绿叶,紫花似蝶。细细品味,小小紫藤花,像极了农家庭院栽植的扁豆开花,船形花瓣,紫白相间,简简单单,不见经传。但无数这样的玲珑花朵集聚成团同时绽放,且以铺天盖地之势独霸花园一角,那恢宏的气势也着实引人侧目和关注。
环视四周,万紫千红皆落寞,争艳百花近凋零。唯独梅园藤花架这边风景独好,花序蓬松,花韵优雅,芳香四溢,飘香云天外。正如当前网络流行语所言:“春风十里不如你”!
藤花俏,雅如兰;藤叶嫩,稚如水;藤花馥,香如桂。
一阵春风来,万朵藤花落,一只只紫色“花蝴蝶”起舞蹁跹,戏耍追逐。风奏曲,花伴舞,浓荫蔽日,棚下乘凉,花香扑鼻而来,心中好生惬意。
有幸故地重游,赏花闻香观景,无忧无虑又无愁,正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花不醉人人自醉!
中山公园里,多处栽植着古老的紫藤,株株竞显龙钟老态,嶙峋瘦骨,树龄是否上千年?无处考证。其中规模最大的紫藤,非梅园这一处莫属。
梅园与惠芳园,之间架设着一座坚固而雪白的木质藤花架,一路贯通甬道的东西。架下附设着两排木凳,远离尘嚣,洁净幽雅,是游人逗留与休闲的优选之地。
园林设计考究,一砖一瓦均诗文,一草一木皆寓意。
梅园设计中,梅树、青竹、古松合理点缀栽植,处处展现“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民族文化传承。惠芳园的兰花与甬道的紫藤花遥遥相望,集成园内“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大全。
紫藤花开,兰花留香,两花相伴,地久天长。正如清代政治家林则徐赋诗藤花的赞美之言:
垂垂璎珞影交加,
翠幄银幡护紫霞。
难得国香成伴侣,
素心晨夕与天涯。
紫藤花串,晶莹剔透,如同珠玉贯穿而成。兰花,高雅纯洁,素有“国香”之称。两花难得相伴,比邻而居,长相厮守,将“晨夕与天涯”的诗意柔情展露得淋漓尽致,如此精湛的园林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用心何其良苦?
紫藤花,俏不争春,花开殿春,坚守到春末最后的一抹春色。紫藤花,淡妆素裹,历久弥香,释放出春末最后的一缕芬芳。
万事无完美,何求紫藤花?观其粗壮的根茎与主干,形容枯槁,深褐黧黑,蔓延无序。凌乱的藤条顺势攀岩直上,或拼力高攀悬空的藤架,或紧紧依附参天的枯木。也许,出于个人的无知与偏见,对寄生植物的生长习性总有不明言说的排斥。那些被藤蔓寄生缠绕而枯死的窜天松柏,想必当初绝非情愿以命相许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物竞天择,优胜略汰,自然法则,无法抗拒。
遥望长廊,尽头端坐着一位寂寞老妪,形影相吊,低眉不语,静静守候在春暮里。这就是幸福的晚年吗?令人一阵嘘唏,不禁一声叹息!
岁月无情,青春已逝,曾经几度叱咤风云,也只能心留千千结。独处与寂寞,或许就是暮年的人生常态。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顺其自然吧。
愿天下老者,甘愿学做一朵小小的紫藤花,悄然退出社会舞台,回归家庭漫度时光。不争名,不争利,不攀比,不负春光,慢慢绽放,少许留香,此生来过,仅此足矣。
中山公园一游,品读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受益匪浅,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