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盲目跟风小学生暑期补课火爆

(2015-07-30 06:00:39)
标签:

暴力家教

假期补课

小学生

家长

校外辅导机构

分类: 莫名其妙

家长盲目跟风小学生暑期补课火爆

暑期,孙女小学毕业,就近入学北京市一所中学。孩子本该借机休整,做自己想做的事,读自己想读的书,调整好心态,以利中学再战。但这个暑假,她依旧在校外辅导机构补课,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对此,我持反对意见,深表焦虑与无奈。小学生,学习成绩对其今后的人生有那么重要吗?如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择校几乎没有可能,还有什么必要让孩子假期天天补课?也许,孙女对补课之事早已习以为常,对我的质疑不屑于顾,淡然答道:

“知足吧,我补课的科目算是班上最少的,妈妈起码还考虑我的意愿,并不强迫,还给我半个月外出旅游的补偿。我们班的有些同学,可就没有我这么幸运啦。”

交谈中,孙女披露出来的信息令人十分震惊!他们虽然小学已经毕业,但原班同学几乎都在校外辅导机构超前补习中学课程。补哪些科目?补多长时间?并非同学们的个人意愿和爱好,而都是家长的决定和一厢情愿。这些同学,如若对补课稍稍表现出不满和懈怠,父母就以“这些都是为你好”,一言以蔽之,其中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这令孩子们个个苦不堪言,又万般无奈。

有的同学在漫长的假期里,竟然一天都不得休息,盛夏酷暑,全天候补课。上午、下午、晚上,一天补课三场,课程排得满满当当,一天耗时长达9小时之久,比平日在学校正常上学还累每当提起学习的话题,这些小学生们,个个牢骚满腹,愁眉不展,都一致表示:不期盼双休日,更不盼望放寒暑假,只希望天天能在学校正常上课,起码可以免去假期校外补课之苦。

“望子成龙”,中国文化教育传统,且根深蒂固,近年来,更是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尽管国家教委三令五申,命令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学校越是减负,家长越是加码。你家孩子补了数学,我家孩子如果放弃,岂不是吃了天大的亏?家长的盲目攀比、趋之若鹜,令校外辅导机构的生意更是空前的火爆,补课费用高得离谱,一堂课收受费用高达上百元!


图片记录的现场,为最近在北京市某校外辅导机构里,午饭时间家长等候孩子下课的情景。为了暑期校外补课,不少家长陪着孩子在这里吃盒饭、泡方便面、喝纯净水,其中的辛酸苦辣可想而知。每每路遇此景此情,心中顿感一阵黯然神伤,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叹的是,如此艰辛付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习成绩的提高,靠的是孩子自身的天资和努力,并非金钱的堆积和时间的耗费所能奏效的。

出于疑虑、鄙夷和猎奇等多种心理,我曾在这所校外辅导机构教室外旁听过只言片语。课讲得实在一般,还是老一套的课堂讲学,满堂灌,执教者口语连篇,毫无生动可言,任课教师连基本的语言素质都不具备,岂能讲得出学习上的什么秘诀?查看了这个课外教育机构公布的师资信息,大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教学经验又从何谈起?资深学历与教学经验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家长将孩子送到这些地方补课,岂不是拿着钱来打水漂?白白浪费孩子的大好时光吗?

学生刚刚小学毕业,未曾跨进中学校门,又开始超前辅导中学课程。孩子们的补课之路何其长?遥遥无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借助假期闲暇,培养孩子的特长爱好,诸如学点儿琴棋书画之类的技能,轻松高雅,无可厚非。但超前开课辅导,实属多余,学习能力的提高,日积月累,必须靠学生自己潜心领悟。各种课外辅导,把孩子的时间侵占得分秒不留,他们还能从何处挤出时间去自己认识、总结和提高?没有学生自己消化知识的过程,怎么可能让书本上的知识变成孩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的孩子们,活得实在太累、太苦、太可怜!

孙女班上有位男孩儿,也是家中独子,其父母文化层次不高,但对孩子的要求却十分苛刻。每次学校大型考试,要求孩子必须保持班级前三名,考好了,父母奖励假期少补一门课程;考砸了,父母惩罚的就是一场家庭暴力。父亲持皮带狠抽,母亲拿鸡毛掸子暴打,家里鸡毛掸子已经折断了好几把。每逢谈起父母,这位男孩儿惊恐万分,面如土色,可见该生的内心受到了怎样的摧残和伤害?对该生的遭遇,班主任深表怜悯与同情,所以,无论该生在校犯下怎样的过错,班主任从来不敢请家长面谈。

一次,这男孩儿不小心把低年级的学生碰伤,对方家长不依不饶,坚持找家长理论。班上同学们闻此消息,一窝蜂似的将该家长包围起来,又是央求,又是辩解,令这位难缠的家长尴尬不堪,众目睽睽之下,只好作罢。

胜败乃兵家常事,常胜将军不常有,何况一个十几岁孩子,哪能次次考试保持班级前三名?因学习成绩排名便遭受家庭暴力,将会把孩子的人生道路引向何方?或唯唯诺诺,或斤斤计较,或暴虐无道......,总之,心理扭曲,性格变态。孩子没有养成一个阳光的心态,没有锻炼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何去面对未来的世界?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长期笼罩在父母暴力的阴影之下,学习不再是乐事,而是一种惩罚,孩子的学习兴趣从何而来?父母无能实现的人生目标,有何权力强行子女去实现?真是人生的极大悲哀!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不是父母人生的复制品,也不是父母泄愤的出气筒,更不是家长借以人前炫耀的资本。《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无论何种原因,父母无权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否则将触犯法律。

学习成绩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小学学习成绩更没有多大的人生价值。因家庭教育的残暴无道,因家庭环境爱的缺失,必然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心理变态,这才是孩子走向人生毁灭的罪恶之源。孩子一旦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即使人在课堂,却心不在焉,老师即便使出浑身解数,对其教育和影响也毫无作用。这就如同一只塞紧瓶塞的水瓶,注水者即使取来滔滔江水,也只能将水倒在瓶子之外!

明智的家长,不要担心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那纯属校外辅导教育机构的商业炒作。人生几十年,道长长,路漫漫,如同一场马拉松长跑,有谁会输在马拉松赛的起跑线上?隔行不隔理,教育子女成才,就要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持之以恒的耐力。

孩子能否学业上有所成就,一看天赋,二看兴趣,三看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树立远大志向方面下功夫。对待子女的成长,父母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自由发展,顺其自然,让孩子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个人特长,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用于自我完善和消化知识。企图借助课外辅导机构超前开课,换不来孩子的学习热情和雄心壮志,相反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和抵触。学习无法替代,孩子自己无兴趣、不努力,任何人的付出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突然想起几年前路遇的一名七八岁男孩儿,一蹦三尺高,跳跳哒哒,嘴里高声颂唱着一句歌谣:

“语文考了95,妈妈还说,补!补!!补!!!”

天真活泼,孩子的天性。嬉笑玩耍,孩子的天职。目送这位顽童起伏跳跃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心中倍感一阵困惑与悲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