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填报高考志愿父母不可独断专行

(2015-06-17 06:06:58)
标签:

高考

填报志愿

高考考生

家庭教育

独断专行

分类: 莫名其妙

填报高考志愿父母不可独断专行

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即将开始,考生登陆当地省市考试院网站,即可填报。

这是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志愿填报恰到好处,能起到弥补考场失误的作用,此过程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并带有些许的幸运成分。考生估分出入太大,或冒险、侥幸心理过度,都会给高考录取带来不良后果。考生志愿填报,主要依靠家长协助,父母与考生子女要尽量达成共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下列图片显示的文字,为近日一位高考女生在QQ空间发出的帖子,其中牢骚道:

“果然填报志愿才是家庭矛盾的开始,高考的战斗和阴影还远没有结束。”


填报高考志愿父母不可独断专行


虽然寥寥数语,但却显露出该考生很有个性,很有思想,且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极力挣脱家庭的束缚,不听命于父母的摆布,追求特立独行,我的事情我做主,是高中毕业生里一种代表思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战争便可能由此开始。

该考生是我早年的学生——紫秋的女儿,今年,这女孩儿参加了高考。未曾填报志愿,母女俩已是话不投机,矛盾重重,令紫秋十分纠结、郁闷和无奈。

紫秋夫妇就职于一家银行,寄希望于女儿将来也能子承父业,或学金融,或学会计,但她的女儿对财会金融毫无兴趣可言,却对建筑艺术情有独钟,一心希望将来做一名建筑师。集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瑰丽于一身,这何尝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女儿有着美丽的青春梦幻,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努力去实现,不该极力阻挠和坚决反对。

女儿的兴趣与父母的意愿大相径庭,彼此双方又都不肯妥协让步,便将家庭矛盾激化到了升级版。

面对不肯听命的子女,父母要静下心来,认真听听孩子的意见。只要他们的想法切合实际,又是真心挚爱某个专业,父母就应该理解、宽容和支持。大学生,已经成年,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更有挑选高考志愿的权利。父母过度干涉,必将导致家庭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考生性格差异很大,在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温顺型孩子,依赖性较强,对父母唯命是从,父母的理想就是他们的志愿,无所谓个人兴趣和前途。

朋友的儿子那年高考,刚刚结束最后一场考试,就向父母放了话:

爸妈,我把高考给你们考完了,这回可该我好好玩玩了。填报志愿的事,我不管,你们随便吧。

这孩子,好像高考就是在替父母还愿,其它一切都无所谓,一副天真浪漫的样子。虽然家庭太平无事,但父母需做考生后续的思想工作,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广泛学习兴趣,以求更好的发展。

叛逆型孩子,却不甘心听命于父母的安排,思想比较活跃,事事有主见,有梦想、有抱负、敢担当,如果家庭教育得法,很可能成为精英人才。家长对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一定要耐心听听他们的意见,只要合情合理,就该尊重孩子的高考志愿,不要横加干涉和指责。

前些年,我的一名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其父坚持要填报原子核专业,其中有何缘故?不得而知,也许是其父为了圆梦当年未曾实现的愿望吧。该生对此专业不仅缺乏兴趣,而且十分抵触,每逢专业实验操作,都会躲到老远山西,从不靠前。本科毕业后,该生还是通过考取研究生的方式,改行逃离了原来的专业。听了几年的专业课,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

高考志愿的选择,父母要根据孩子高考成绩和个人兴趣,参照有关指导材料认真分析,合理填报,并告诫孩子要扬长避短,谨慎从事。父母要当好参谋,把好关口,不能强迫孩子一定要服从自己的意愿,更不能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家庭教育的最大悲哀,莫过于子女没有自主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一切全由父母一手安排和设计。无论升学、就业、婚姻......,都得唯父母之命是从,动辄以“爹妈都是为你好”做挡箭牌,令儿女无言以对,难以争辩。孩子拥有的,却非自己所爱,何谈生活幸福?

时代不同了,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养育子女成年,父母应尽的义务已基本结束,是该退出历史前台的时候了。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应由他们自己选择和开创,未必一定是父母人生轨迹的重演和再现。

人生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对决定孩子人生道路的大事,父母不可独断专行,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炫丽的人生篇章,靠他们自己去谱写。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冲向蓝天,回归自然,让理想放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