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小学教育教书育人关爱学生良师益友敷衍塞责 |
分类: 教育述评 |

教师辅导学生要多一份耐心
我曾在北京一所私立中学里应聘,随着岁月的流逝,几年间的所见所闻已渐渐淡忘,唯有学生张璇的音容笑貌清晰如初。该生的一网深情深深感动和教育了我:分数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贫穷不是学生的过错。教师只有关爱学生,循循善诱,不敷衍、不讽刺、不挖苦,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这所私立高中的生源很差,学生都是中考录取的落选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普遍厌学。学生课上玩手机、看小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司空见惯。
张璇同学,却是其中刻苦读书的一个典范,他来自河南漯河的一个普通农家,几年前,随母亲来京打工。他的性情直率、憨厚、热情、懂感恩、重情义,只是学习基础太差了,连小学算数的基本法则都没掌握。但张璇勤奋好学,惜时如金,每天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个个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唯有他,独自一人留在教室里看书学习,真可谓该校园里的凤毛麟角。
课上,他时常打断我的讲课发问,堂堂课后跑到讲台上向我请教,并时常约定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对他进行单独辅导。高中物理涉及的数学知识较多,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想学好物理,谈何容易?张璇常常因听不懂课,急得火烧火燎,抓耳挠腮,诚恳而急切地问我:
“课上,我什么都听不懂,我怎么这么笨呀?干脆,我把这些知识死背下来,能行不?”一句话,令人大吃惊讶。
“啊?这么多的章节、规律、概念和公式,你如何背得过来?物理,物理,乃物体之道理。只有理解的知识,才能深刻记忆。”张璇对我的开导,点头默许。
张璇对老师彬彬有礼,每次问完问题后,都会道一声: “谢谢老师!”,每当我下课离开教室,都要说声:
“老师再见,您慢点儿走!”
耳边传来学生关切的话语,仿佛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心中自然萌发出对该生的好感与同情。
攀比与虚荣是当今中学生的通病,穿名牌鞋、玩高档手机、涂脂抹粉、上下课镜子不离手、上下学车接又车送,比比皆是,不足为怪。
一次课上,我刚板书完毕,猛然一回头,目光扫射到一位女学生脸上贴的面膜,骷髅般雪白的脸上,裸露着一对深陷的黑眸,着着实实把我吓出一身冷汗。
张璇对班里同学的贪玩和胡闹,不屑于顾,时常发出感叹:
“我真羡慕北京同学有这样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可他们为什么就不好好学习呢?真不可思议!”
“逆境出人才,好儿不继祖业,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求生存。”我这样鼓励他。
张璇不图虚荣,家中虽贫穷,既不隐晦,也不自卑,把家中经济状况合盘向我端出。他靠姑妈每月定额的资助上学读书,自己为积攒几个零用钱,常常中午饿着肚皮。出于怜悯,我常将午饭分给他。每当张璇提及自己的姑妈,情绪都十分激动,信誓旦旦,要刻苦学习,将来报答姑妈的抚养之恩。
听罢,令人感动和佩服,如今,懂得感恩的学生能有几何?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由于张璇的刻苦努力,他顺利通过高中物理会考,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我常以他为榜样教育其他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令张璇十分感激。一天,在教学楼道里,他追上前来向我询问:
“老师,您的生日是哪一天?”
“这属于我的个人信息,无可奉告喽!记住每年9月10日是教师节就行了。”我的回答,令他极度失望。
暑假后,我不打算来校再应聘,得知这一消息,张璇伤心地哭了三次。
“老师,您还回来吗?我学习上的问题太多了,只有您不躲避我,您是对我最好的老师。”
孩子的一番发自内心的挽留,令我既感动又惭愧,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在喝茶、聊天的时间里,给他指点一二罢了,不费吹灰之力。
我突然醒悟,学生对老师的要求,竟然如此之简单?只要老师对学生不回避、不歧视、不敷衍,多一点儿耐心,多一点儿同情,多一点儿理解,与学生朋友相处,就足以令学生情感涕零,终生难以忘怀了。
告别学校前,我婉言拒绝张璇的礼物,告诫他:
“君子之交淡如水。你饿肚皮买来的礼物,老师承受不起,否则于心不忍!学有所成,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实在执拗不过他,只好以成倍价格的书籍相送,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有个好的出路。
在张璇身上发生的一切,令我明白了许多。学生的品德,与地域、贫富、成绩无关,教师评价学生,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生活上贫穷、学习上吃力的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帮助、鼓励和尊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欲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无从谈起。
只可叹,我对教育上的这些认知,已是姗姗来迟。如今,白了少年头,对以往教育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败,没有机会再去修正和弥补。我多么希望教师队伍中的年青一代,个个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终生奉献。牢记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诲:“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使命和职责所在,就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诲人不倦,百问不厌,永不敷衍塞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