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要防止男孩女性化

标签:
小学校园小学生男孩女性化因材施教小桥流水 |
分类: 教育述评 |
小学教育,要防止男孩女性化
晚饭后闲谈,孙女讲述了班里“吕小姐”的故事,连说带笑,绘声绘色,令人好一阵开怀大笑。今年暑期过后,孙女将升入小学五年级,班里有位吕氏男生,无论言谈举止,还是性格秉性,都比班里女生更加温柔和女性,所以,班里男生送他绰号“吕小姐”,女生称之为“吕妹妹”,吕氏男生竟然对这类称谓欣然接纳,答应得十分快活和响亮。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恶作剧,令人真是啼笑皆非。这些孩子们,真是既天真无邪、烂漫活泼,又顽皮刻薄得不留一丁点儿情面。
吕氏男生留着浑似女孩般长长的娃娃头,生着一副细腻白净的小脸,说话奶声细语,举止温柔无比。他一身校服着装,丝毫不比旁人特殊,但脚蹬一双紫红色的旅游鞋、肩背一个粉红色的双肩书包,对于一个男孩来说,如此这般的修饰,就显得格外另类和扎眼。审美,各有情趣,各有所好,也许,这是家长有意而为之吧。


我从事中学教育三十多年,所遇到的学生无数,如此女性化的男孩还不曾遇过。也许是传统观念作祟吧,对男性化的女孩还好接受,但对女性化男孩的接受就难上加难了。因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对这种性格变异学生的关注,心理上极不情愿。如今想来,自己是一位很不称职的教师,想必那几位小学教师与我也是心有灵犀,感同身受。
男人,刚毅、坚强、勇敢、果断,敢作为,敢承担,该是顶天立地,气壮山河如虎。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应该根据学生性别上的差异,进行教育对象性格上的再塑造。教师要因材施教,对性格过分变异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防止男孩过分女性化,家长也应在此方面给以有效的配合。校方、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个性健全、果敢、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