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打芭蕉读岭南

(2013-08-12 07:31:48)
标签:

北京

园博园

嶺南园

雨打芭蕉

小桥流水

分类: 旅游观光

雨打芭蕉读岭南

盛夏酷暑,烈日当空,户外闷热得如同蒸笼一般。此时,游览北京园博园,观赏其中“岭南园”的热带风光,倒真是别有一番意味和风情。仿佛身临其境于热带雨林之中。晨也潇潇,暮也潇潇,“独坐窗前听风雨,雨打芭蕉声声泣。”那如诗如歌的景致,令人陶醉和神往。

雨打芭蕉读岭南



隔远望去“嶺南圆”三个大字镶嵌于巨大的顽石之上。园区门楼,风格独特,官帽护耳墙、屋檐描金彩绘、大红门匾、大红对联、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片红红火火,一派喜气洋洋


雨打芭蕉读岭南

梅花形的月亮门,锁不住满园的岭南水乡风光
在北京园博园,岭南园三个以省级为建设单位的园林之一。整个园区建筑特点精美别致,气势恢宏。园区南谣,故乡情”为主题,打造了如九曜春晓、月照名堂、南国红豆、月歌唱晚等十个景区。


雨打芭蕉读岭南


雨打芭蕉读岭南


雨打芭蕉读岭南

雨打芭蕉读岭南

园区建筑设计与山水巧妙结合,画面沿水景一一展开戏台、水榭,临水而作,临水观景,既可休闲,又可娱乐,充分展现出岭南地区古老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莲花池、石板路、船舫、雨林、棕榈树......,所有的一切,景中有水,水中有景,湖光山色,倒影浮动,真是一派岭南水乡好风光。


雨打芭蕉读岭南

雨打芭蕉读岭南

雨打芭蕉”是岭南园十大景区之一,内设一个半室内的热带雨林荫棚,棚内种植着人心果、芭蕉、棕榈等几十种广东当地的热带植物,长势尤为繁茂,是处一片郁郁葱葱。棚内高压微雾加湿系统提供了特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棚内一片雾气昭昭,水雾朦朦,为人造热带雨林风景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古典音乐“雨打芭蕉”单曲循环播放,婉转而悠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等著名的古典诗句轮回吟诵。这古香古色的民族文化氛围令人如醉如痴,回味无穷。

余音绕梁,水雾朦胧,潺潺溪水,漫步园区,恍如隔世。雨打芭蕉,声声作响,吟诗鸣曲,令人飘飘欲仙。“雨打芭蕉”的诗情画意,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芭蕉,又名绿天,不与群芳争艳,既没有色彩斑斓的绚丽,也没有妩媚多姿的风流,更没有春花的浪漫与多情,只有一身宽阔的绿衣,潇潇洒洒,但却格外引人注目,撩人情怀。芭蕉独特的风韵和情致,令历代文人墨客分外青睐,尤对早春未展芭蕉情有独钟李商隐曾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未展、丁香未开,外形相似,寓意相近,均可喻比苦闷与哀愁的心绪,也便成为文人雅士寄托哀婉、惆怅、悲苦、孤独等等愁绪的寄情之物。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芭蕉叶阔,滴水成音,尽可临窗听雨,聆听天籁。芭蕉知情,自展情叶,任凭诗人泼墨书豪,尽享天工之美。历代文化的积淀,使得雨打芭蕉”成为诗词、歌赋、绘画的永恒意境。

杨万里的《芭蕉雨》诗云:“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关门听雨,蕉声一片,诗人对雨打芭蕉的声响描绘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芭蕉之美,美在自然之和谐,美在雨打芭蕉”之天籁

芭蕉应该属于文人雅士,为其讴歌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积淀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之中



雨打芭蕉读岭南


雨打芭蕉读岭南


园内,高大的棕榈随处可见,挺拔向上,径直蓝天。那些茁壮的蒲葵,叶片宽大,造型优雅,浓郁欲盖,碧绿如洗。此景此情,令人遥想起许多童年往事,蒲扇轻摇,取风度夏,夜晚繁星,点数北斗,聆听牛郎与织女的美妙传说



雨打芭蕉读岭南


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自古以来,百姓多以渔业为生。渔村风景在岭南园区得以重现,渔船、鱼篓、渔网、鱼叉......,古朴而典雅,悠远而亲切,落寞而苍凉。不由得想起电影《海霞》中的插曲:“大海边哎,沙滩上哎,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嘞,织呀嘛织鱼网......。”

北京园博园的岭南园一游,令人浮想联翩,往日“蛮夷之地”,如今风景如画,早已是今非昔比。岭南园建筑规模之大,造型设计之美,足以显示如今的岭南,实乃经济腾飞的富庶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