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2012-07-31 06:34:23)
标签:

中学生

心理教育

性格内向

少言寡语

挫折失败

教育

分类: 教育述评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子建”和“秉文”是九十年代高中毕业生。我曾担任过他们的物理课程,并兼任班主任。他们都来自市区外县,秉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惹是非,甚至有点儿循规蹈矩,属于平日让老师最为放心的听话学生。他们始终保持农村学生的本色,纯朴、善良而勤奋。我时常发现,在课间或自由活动时间里,即使班里同学大声喧哗,胡吹乱侃,高谈阔论,两人也从来不上前搭讪,总是面带微笑,默不作声地扮演者忠实的听众和看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的同学少年,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二十年后中学同学聚会时,传来两人的噩耗一个自杀身亡,一个精神分裂。听罢,令人惊诧不已,哀叹不止。又是两年过去了,惋惜、哀婉的纠结依旧令我难于释怀。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子建是我的物理课代表,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但学习上接受能力较差,成绩一直不理想。当我询问原因时,他吞吞吐吐地答道:“我不该考虑现在不该想的问题。”一句话,我心领神会,他在暗恋着心仪的女孩。为维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的个人隐私,我不好意思再刨根问底。心想:“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才几天不哭鼻子,能懂得什么叫爱情?天长日久,定会自消自灭。”谁知,我的不屑于顾,却为他今后人生埋下了定时炸弹。


子建应届高考失利后,在原籍县城中学继续复读,来年又是高考不第。中断学业后,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个女友,但遭女方父母的拒绝。一念之差,年方22子建,竟然服农药自杀,踏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子建临终前,曾特意到学校与我话别,并将一张春天的野外小照送我作纪念。但我哪里会晓得,他是来诀别的!如今,每当想起当年与他匆匆会面的场景,每当看到他那山坡杏花林里的阳春小照,便是一阵哀叹和惋惜,心中五味杂陈,追悔莫及。如果当时我能察觉出他的异常,一定会想办法劝慰他,挽救他。原本花样儿的少年,理应有着美好的未来,但却匆匆步入黄泉。可惜!可怜!可叹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秉文比子建性格的内向更胜一筹,三年的教学时间里,他不曾向我请教过任何物理问题。往往是人未曾开口,已是满脸的羞涩,为照顾他的自尊,在课堂上我基本不提问他。秉文比较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尤其进入高三,模拟考试成绩直线上升。当年高考,他以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国家重点大学。 一个来自农村普通人家的孩子,顺利进入高等学府,是家门之大幸。当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对容易,秉文学业基础雄厚,应该有个光明的个人前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只可惜,以往一帆风顺的秉文,不明白人生百态,不明白做人之道。稍微不顺,偶遇挫折,心理防线彻底坍塌,精神彻底崩溃大学毕业的秉文进了一家公司做工,工作并不开心,女友的突然分手,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他的精神分裂,病情日益恶化,直至丧失生活的自理能力。

 

失去工作和生活来源的秉文返回原籍,独自一人蜗居在父母遗留下来的老宅里,院落半人高的蒿草吞噬着,一派萧疏、落寞与荒凉。此景此情,令人联想起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只是这里缺少先生笔下的诙谐童趣,剩下的只有寂寞、孤独、惶恐悲凉。整日疯疯癫癫的秉文,蓬头垢面,破衣烂衫,食不果腹,偶尔哥嫂送来些饭菜充饥目睹秉文无依无助的惨状,老同学无不伤感和动容,个个慷慨解囊,鼎力资助。同学间兄弟般的手足情深,令我无比钦佩和感动。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教师要关注沉默寡言的学生

子建和秉文的人生悲剧,一直令我内疚、遗憾和自责。只可叹,岁月不饶人,时光不倒流,我再也没有机会去改正,去弥补,去挽回。但我希望教育界同仁们能以此为鉴,更希望中学教育部门能认真反思,高考升学率,不该是中学教育追逐的唯一目标。育才先育人,励志先做人,成才先成人学校教育要对学生的终生负责,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面对人生,如何面对坎坷、挫折和失败。要告诫学生,爱护自己的生命,直面失败与挫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坚强地活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命运的转机。天涯何处无芳草,恋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值得!学校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应该是既具有专业性知识,又具有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


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位于校园被遗忘的角落。他们不调皮,不捣乱,不惹事,常常淡出教师的视野。但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更需要教师和同学们的理解、认可和宽容。这些学生性格使然,不外露,不言表,不张扬,一切忧愤积压心底,行为易走极端,一旦爆发,如山体滑坡,势不可挡。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理解和鼓励,帮他们走出和摆脱性格缺陷的阴影和羁绊,与同学共享校园的欢乐和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