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芳园幽兰荟萃


标签:
北京中山公园蕙芳园空谷幽兰兰花兜兰梅兰竹菊杂谈旅游 |
分类: 小桥文集 |
“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
在北京中山公园的蕙芳园里,专门开设了以兰花为主题的展厅,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于国外的兰花百余种。今日到蕙芳园,欣赏兰花的清丽风采,领略兰花的高雅风韵,品味兰花的淡漠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感慨颇多,中华民族的兰文化也同样是源远流长。
蕙芳园位于中山堂的西侧,南面比邻公园的梅园,入口处密植翠竹,沿着石板小路缓缓步履,脚踏竹径,春风拂面,暗送梅香,叶摇竹影,那清幽古朴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蜿蜒东行,竹林尽处豁然开朗,极目所见,树木错落,柴门伫立,小路迂回,乡土风情,步入其中,恍似深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世外桃源,一股寻芳探幽觅古的韵味涌上心头。
蕙芳园区的北端坐落着书斋式兰花展室,室内窗帘密闭,光线暗淡,环境幽静。内展的兰花品种、花色、花形、花姿、风格各异,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兰花,有的亭亭玉立,娇柔妩媚;有的清秀淡雅,素净端庄;有的色彩斑斓,绚丽夺目;有的花姿奇特,不拘一格.....。我如同刘姥姥进了荣国府一样,惊喜不已,少见多怪,不停地东拍西摄。
兰花的绝美之处,在于它品质的清丽淡泊和形态的不拘一格,有的像荷花、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牡丹,还有的像松竹、像瀑布……。兰花集天下百花的姿色与精魂于一身,千种姿色,万种风情,令人百看不厌。
兜兰奇特的花形,令人尤为赞赏和惊诧,大自然竟能如此鬼斧神工,雕塑出这般美轮美奂的花朵到人间。兜兰的唇瓣呈口袋形;背萼极为发达,上面点缀着各色艳丽的花纹;两片侧萼合生在一起,活像一只悬挂着的拖鞋,难怪人们又称兜兰为“拖鞋兰”呢!兜兰又好像是袋鼠的保育袋,精心地呵护着幼仔;还好像是古代人使用的褡裢,可以随时探囊取物。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变化万千,相似与雷同,让神奇的自然界更加趣味丛生,奥妙无穷。
这里展出的兜兰有:波瓣兜兰、紫毛兜兰、麻果兜兰等等。

我酷爱赏花,但养花无方,栽种娇贵的兰花,从来不敢奢求和妄想。平日所见的也只是一些不知名的兰草,开着淡淡的紫色小花。早些时候,曾在香港的公园里欣赏过蝴蝶兰,但都以紫色、白色的居多,花色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对蝴蝶兰的优美,我是情有独钟,家中还用蝴蝶兰的假花装点居室。
今日,在中山公园里见到的蝴蝶兰,别开生面,花色却极为典雅别致,淡淡紫色的花瓣上布满了深紫色的精美花纹。十几只花朵高低错落着,宛如成群彩碟簇拥一起,翩翩起舞,那团队般的和谐与统一,惟妙惟肖,真是妙不可言。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国人钟爱兰花,由来已久,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兰文化。兰花清丽脱俗的风韵,清洁淡漠的品质,清香宜人的花香,清艳纯真的花色,总之,一个“清”了得,就足以令世代骚人墨客所倾倒,令无数贫民百姓所钟爱。
自古以来,兰花被视为人格品性清雅淡泊的象征,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脉搏中。优雅脱俗、不媚世俗,低调生存,是兰花品质的内涵与精髓,兰花的精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和不懈追求。
如今,曾经的空谷幽兰,从深山峡谷到古都北京,做客到昔日的皇家社稷坛,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情招揽着天下八方游客,滔滔不绝地向世人述说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沧桑与辉煌!
于梅斜、竹影、兰幽中品读和欣赏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乐此不疲,其乐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