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主教教堂

标签:
意大利圣母玛丽娅米兰大教堂米兰主教教堂《最后的晚餐》 |
分类: 旅游观光 |
米兰主教教堂
米兰大教堂集哥特式、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于一身,精美细腻的雕刻艺术、繁复独特的艺术造型,气势恢宏的建筑魂魄,堪称世界之最,令人叹为观止。翘首仰望,教堂从上至下,石刻雕塑密布,精雕细镂,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呼之欲出,是一座“大理石山”般的巨型石雕艺术作品。
据说,圣母玛丽亚高耸入云,更能接近天堂,从而得到上帝更多的恩赐。我是无神论者,对此说法,不敢苟同,上帝在哪里?茫然不知所在。但无论信仰如何,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反对战争,争取和平;摆脱贫穷,追求幸福;弃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和心灵是彼此相通的。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米兰大教堂就始建于此时期的1386年,前前后后经历了五个世纪的建造过程,如此漫长的建筑时间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学、艺术飞速发展的见证,也是世世代代意大利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
教堂之顶,尖塔如林,历经几个世纪的雷电风雨,岿然不动。此景此情,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和反复思考,这座屹立世界之林的摩天建筑,避雷设施在哪里?我在现场观望了许久,很难看出个究竟。我仔细观察了自己拍摄的教堂尖塔照片,发现每个尖塔上的圣徒塑像都背负着避雷针,金属杆状,清晰可见,避雷针通过粗壮的导线引入大地。那座108.5米高的尖塔——圣母玛丽娅金属铜像,也通过粗壮的金属导线与大地相连,构成理想的尖端放电避雷设施。这一观察的结果令我十分欣喜和惬意,原来米兰大教堂的安全,仰仗的并不是圣母玛丽娅的神灵,而是自然科学的原理和力量!六百多年以前,意大利人民就能将自然科学灵活运用于建筑艺术之中,他们的聪明才智令人无比钦佩。
进入教堂大殿,涌入眼帘的恢宏景象令人惊诧,殿内装潢精美,光彩夺目。
大厅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是白银筑就,躯体是主教真身。
传说大殿的屋顶,珍藏着一枚当年钉死耶稣的钉子。基督教徒们为纪念耶稣,每年取下钉子朝拜三天。聆听着这凄苦的传说,令人不寒而栗,同时也为基督教徒如此虔诚所感动。
米兰大教堂前的广场,并不宽敞。广场的中央坐落着意大利王国第一任国王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游览过欧洲几个所谓广场,与我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米兰大教堂广场北侧,有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全长两百多米,装潢考究,富丽堂皇。这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筑,圆拱形彩色玻璃顶棚,马赛克图案的地面用大理石铺设而成。长廊内设有各类商店、餐馆,这里是米兰市民的休闲中心。
步履穿过长廊,来到斯卡拉广场,那里矗立着达·芬奇的大理石雕像,观光的人群熙熙攘攘,连塑像周围的石台上都坐满了游客。看来,这位文艺复兴时期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一直活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达·芬奇的杰作——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蒙娜丽莎》,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极品。蒙娜丽莎的微笑为无数世人所倾倒,就在我国也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西方世界也有古老灿烂的文化,也有光辉灿烂的文明,更有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我们要丢掉幻想,切莫固步自封,走出国门,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将西方文化与文明中的有益部分,融入我们的民族事业之中。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我们的民族将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