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写清秋月是故乡明


标签:
中秋节月亮月是故乡明奥地利维也纳 |
分类: 莫名其妙 |
寂寞写清秋,月是故乡明
在去往奥地利维也纳途中,接到女儿从北京打来的电话,送来节日的祝福“中秋节快乐!”并告诉我,他们正在家中赏月。我下意识地隔车窗遥望,火红的太阳还在空中高悬着,时针刚刚指向当地时间的下午14点。
随旅游团观光已历时十几天了,天天走马观花般东奔西跑,旅途劳顿,不亦乐乎,我早把中秋节抛之脑后。女儿的电话提醒了我,今天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霍地感到心空落落的,真的是有点儿想家了。
每年适逢中秋佳节,善解人意的女儿总会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家团聚,一起赏月。孙女还会献上她拿手的童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顿时,家庭温馨欢乐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但今日,与亲人远隔千山万水,无奈,也只能寂寞写清秋了。

大巴车沿着高速公路一路地狂奔,途径奥地利的一个小镇才终于刹车稍息片刻。小镇的自然风景宜人,碧树红花,绿草如茵。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刻是中秋节下午的17点,此时的北京已是深夜23点,孩子们的赏月早该结束了。天涯相隔,遥祝亲人幸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吧!
这一晚,我们旅居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郊外,旅馆的环境十分整洁幽静,万籁俱寂,偶尔只能听到比邻公路上汽车路过的声响。带着女儿的节日祝福,我和先生毫无目的地步履在公路的便道上,路上没有行人,星星点点的几家商店也陆续关上了门板。异国他乡的中秋之夜,孤寂、冷落又有些许的百无聊赖。
翘首仰望,月明星稀,天空像白天一样瓦蓝。高悬东方的那轮明月,映照着树影婆娑起舞。月光如水,银白色的月光尽情地倾泻在广阔的原野上,万物似乎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雾纱,目光所及之处一片朦朦胧胧。这美景着实耐人寻味,似虚无缥缈,似若隐若现。如果太阳光下的风景热烈而奔放,那么月光下的风景则是恬静而清凉,别是一番意味和情趣在心头。只可叹,那些曾经蹉跎的岁月,因工作和家务缠身,我却从来无闲情逸致欣赏过月光下的美丽风景。
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遥望苍穹,今天的月亮果然不圆。
突然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知识分子中曾经流传着的一句牢骚和戏言:“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亮,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今天,我又说给先生,令他一阵哑然失笑。文革运动兴起,有此言论者,必遭到“革命群众”罄竹难书的口诛笔伐!定性为“崇洋媚外”还嫌不够,要彻底批倒斗臭,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那个年代,政治运动一旦兴起,势不可挡,铺天盖地,令现代人不可思议。那时,言论自由为何物?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
如今,荒唐而扭曲的时代已进入历史的深处,改革开放的政策极大地推进了民主化的进程,人们享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民主和自由。
其实,人类生存于同一蓝天下,同一个太阳,同一个地球和月球,同样的自转和公转,月球完全靠反射太阳的光而明亮如镜,各地的月光能会有什么不同?今日得见月亮在外国,实在没有什么异样。晴朗的夜空,月光是否明亮,完全取决观赏者的心境罢了。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着,但我的心早已提前起飞,回归了故里。那里有我的根,那里有养育我的热土,那里有割舍不断的亲情和友情。
国外再美,不属于我。国外再发达,永远不是我的家。水流千里归大海,落叶要归根。无论海角天涯,悠悠的乡愁,缠绵的亲情,时时刻刻萦绕于心。
月,还是故乡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