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受骗后的沮丧与联想

标签:
月季花斑痕斑点蓝月季商业欺诈假冒伪劣杂谈 |
分类: 评论杂谈 |
上当受骗后的沮丧与联想
两周前,我在北京植物园巧遇某省月季基地来京参展月季花,其中有一盆“蓝月季”格外引人注目,只见白色的月季花上布满了蓝色的斑点和斑痕,格外新颖和别致,招揽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和拍摄。有的游客观后兴致勃勃地说:“这次游园太值了,真开眼,看到了蓝月季!”
我也为自己有幸先睹“蓝月季”的风采为快,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我徘徊在这盆“蓝月季”周围翻来覆去地欣赏着,倍感花色的新奇和怪异。突然间,我发现绿色的叶片上也有类似的蓝色斑点,仔细辨认这些斑点居然是人工喷洒的蓝色油漆!其中有一只花朵因为没有沾到油漆还是雪白雪白的。
“啊呀!什么蓝月季呀?蓝油漆,这不是骗人吗?”我口无遮拦地道出心中的沮丧。顿感一股遭人愚弄后的愤慨和羞恼的感觉涌上心头,赏花的兴致即刻一落千丈,游玩的情趣霍地烟消云散。
要知道,这盆月季花可是来源于某省的月季花卉基地,可不是出自于某地的化工油漆仓库,也不是由来于民间的房屋装修工地。花冠上布满如此均匀的油漆斑痕和点迹,想必不会是操作不慎污染所致吧,必定是人有意而为之。喷洒油漆是何用意?造假!骗奖!诈称所谓新品种愚弄观众和游客!本文插入的图片就是当时现场拍下的“蓝月季”照片。
观看王刚主持的《鉴宝》电视节目,看到古董、古玩、名人字画中的赝品不少,鱼目混珠、以假乱真。赝品的制造者无疑是为了牟取暴利,有史以来前仆后继,不足为怪。今日,一盆月季花也值得弄虚作假吗?在展览会的众目睽睽之下能瞒天过海吗?实在令人困惑不解。
常言道:“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我们这些游客也就如同市场上上当受骗的顾客一样,自己让商家骗得团团转,还乐滋滋地以为赚了个大便宜,喊着闹着:“值了,赚了,开眼了!”真是荒唐幼稚、滑稽可笑!
呜呼!这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年月,就是年过百岁高龄,无论你有无沧桑的经历和睿智的头脑,管保叫你上当受骗没商量!
而且如今,有些商家专门瞄准老年人,揣摩透了这个弱势群体的心理,软磨硬泡,连哄带骗,向他们推销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保健药品和器械。老年人千万提高警惕,小心商家圈套!
我对国人弄虚作假、掺杂假冒的胆识和能量真是“佩服”至极!难怪有些国家的商店门口挂出“本店没有中国货”的告示,“中国货”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我想,这不完全是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抵制吧,国人是否该对自己的经商行为和理念有所检点和反思呢?
不由得令我想起了曾经接到的一条手机短信,内容诙谐,十分有趣:“中国人民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中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和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海参、鱿鱼和火锅中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又让同胞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外国人喝牛奶长身体,中国人喝牛奶长见识。”随即阅毕,令我捧腹大笑,实在佩服作者过人的才华和幽默。如此众多的造假事件巧妙地排列组合,加之恰如其分的简明前言和按语,绘制成天大的嘲笑和讥讽!可那起事件又不是事实呢?
今天在公园里观赏月季花,又让人们晓得了油漆的特殊功能。虽说月季花不是食品,但作为企业集团的形象也应该是“以诚信为本”吧。
掺杂造假、容器瘦身、捆绑搭车消售、保质期隐蔽等等,这些纯属商业欺诈的行为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作为消费者的贫民百姓只能是牢骚太盛,防不胜防,无力回天!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根治这些社会症结吗?就没有能力铲除这些社会弊端吗?
如今,我仿佛悟出了“此起彼伏”一词的引申和内涵。那官场上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就好像田野里常年永不绝迹的韭菜,一茬接着一茬;那市场上接连不断的打假造假,就好像大海上累月永不平静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那社会上屡见不鲜的歪风邪气,就好像大漠中四季永不停息的风沙,一阵胜似一阵。何时可休矣?前景一派渺茫,似乎遥遥无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