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危机愈演愈烈国际股市大跌金融风暴冲击中国股市调整 |
2007年8月16日,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调整。上海股市跌104.43点,跌幅为2.14%;深圳成份指数跌269.37点,跌幅为1.65%。中国工商银行等大蓝筹的跌幅大都在3%以上,下跌幅度普遍大于市场跌幅。市场的调整引发了种种猜测,这一轮的调整空间到底会有多大,已经成为整个市场关注的重点与焦点。
在我看来,这一轮的调整属于正常调整,而调整的诱因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与中国股市本身发展与演进的客观因素。
首先,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正愈演愈烈,全球股市正面临第三轮冲击。尽管美联储与各国中央银行已连续向金融市场注资,但危机被一个又一个引爆对市场信心造成重大打击。8月15日,高盛等国际投行又被卷入危机之中,在市场上引起了相当的恐慌,导致市场在先期走稳后又在尾盘出现大跌,并且引发了亚洲股市的暴跌。韩国股市暴跌6.93%并创下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日经指数大跌327.12点并使得这一轮调整的累计跌幅已达到11%以上;香港恒生指数大跌3.29%,这一轮调整的最大跌幅已达到15.18%;香港国企指数更是大跌5.23%并使得这一轮调整的最大跌幅已达到16.91%。国际股市与香港股市特别是国企指数的这种走势,就不可能不对A股市场造成冲击,使得市场在临近历史高点时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正如我在《全球股市面临第三轮冲击》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市场背景下,任何国家即使是相对封闭的市场也很难在全球金融风暴中独善其身,市场在运行中出现的剧烈冲击与相互影响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最近一个时期的中国股市出现了迭创新高的发展行情,除了在8月1日出现单日调整外,上海股指从3900点到现在还没有经过大的调整,市场在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疲态,单靠大蓝筹独撑大盘已经力不从心,市场本身也有了明确的调整要求。
再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股在最近的涨幅过大,中国工商银行在4个交易日的涨幅已超过22%。国际股市特别是香港H股暴跌以及获利盘的回吐在时间与时点上形成重叠,对以银行股为代表的大蓝筹构成强大压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万科股份等都出现深幅调整也就在情理之中。
虽然市场在运行中出现了比较复杂的变数,并且国际股市也还没有走稳,但中国股市的这一轮调整可能会有一定的空间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股市的运行趋势不会因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出现转折性走势。这主要是因为:
1.美 国次级债市场的危机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警觉,各国央行联手控制次级债危机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次级债危机是“9.11”以来全球金融系统面临的最严重冲击与最重大挑战,也是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最全面威胁与最深层警示,其深化与演进对全球股市与中国股市的影响都确实不能低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次级债危机还在演进中并且有逐步加深的趋势,在这个时候断言次级债危机已接近尾声显然为时过早,但到目前为止,美联储还没有启动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说明美国货币当局对次级债危机的前景还没有过度悲观。除了对日元的比价出现大跌外,美元对全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在最近一周多的时间里出现暴涨,美元指数从8月6日的79.96上涨至8月16日的最高82.13,这说明整个世界并没有过度看空美元与美国经济。这一轮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的最大跌幅为1175.1点,跌幅为8.39%,而中国股市“5.30”以来的调整幅度都超过20%,调整的力度远大于国际股市。这种先期调整就使得中国股市大幅下跌的动力和压力受到削弱,因而股指下跌的空间也就不会过大。
2.美国股市与全球股市大跌对中国股市的最主要传导机制是香港股市特别是H市场。H股市场的大跌会对中国股市的运行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而不是实际上的,H股与A股本来就有着不同的投资理念与不同的估值体系,因而也就不会有息息相关的市场走势。只要国际经济不出现严重衰退,只要次级债风暴不进一步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只要全球股市不出现转折性变化,中国股市就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转折性走势,在经过调整后就还会重拾升势。
3.在国际经济没有发生根本性转折的前提下,决定中国股市走势与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自身的因素与变量。中国股市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制度转折期与业绩增长期,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爆发性增长是这轮行情逐级走高的主要动力源泉。牛市的发展为大蓝筹的走好拓展了空间,大蓝筹的偏低价位又封杀了市场大幅下跌的空间。传统业务处于空前繁荣期、创新业务处于爆发性增长期的银行股会成为中国股市最主要的抗跌力量。虽然市场的动态市盈率已经接近38倍,但随着中国股市制度潜力的进一步发掘,随着上市公司业绩的逐年提升,中国股市必定会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继续走好,我们没有理由对市场的发展趋势持过度的悲观态度。现阶段市场的最好选择是以时间换空间,经过充分的调整后再重拾升势,市场的牛市进程就会走得更健康、更平稳也更有后劲。
前一篇:全球股市正面临第三轮冲击
后一篇:全球股市遭遇最黑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