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扒皮】

(2015-12-23 00:56:17)
      邵扒皮的独生子十八岁这年死了。死了就斩草除根、四大皆空了,所谓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大致如此。
    “四大名著”之刘关张要么“父子引颈受戮”,要么“扶不起”;师徒四人似乎都泯灭并超越了繁衍后代的远景规划,才一心一意成佛;至于《水浒》,干脆兄弟生死荣损与共,荣享受不了几天,损也近似殉葬。唯一的家族小说《红楼梦》越发证明了“穷富三代”。
     邵扒皮死的是独子,夫妻这年四十二岁了。四十如虎,有些道理:一方面近似不惑之年的狂猛,一方面又暗示了生殖力与老虎差不多。他们开始造人了。
     都知道他们在造人,只是没造出来而已。每次回去,对这个问题我都很关心,典型的皇帝急太监也急,却又无法取代,可谓干着急。
     其实两口家的小日子是蛮不错的,临街的楼房,汽车,店铺。给他们做孩子,还是蛮享用的,否则那刚考上大学的独生子为何会开车出去而遭遇不幸呢。这年代的很多意外之死,越发年轻化或低龄化,大致与用具有不可分割之关系。这无法用旦夕福祸来权衡的。但可以计算一下,福贵而优越的家庭条件,与死亡率,是否正比率关系?
     说一千道一万,每次见到邵扒皮,我都没法说话了。原来还能预祝一下,后来变成痛惜叹惋,再后来变成默默无言,而今则尽力躲避。——如果能纳妾就好了,我不由得对这“新时代”产生了愤愤不平。要么,对所谓的“计生”吧。也只能如此认为了,总之,“新时代”+“计生”=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
    
     从未对邵扒皮的老婆产生一丝一毫的质疑或不满。这观念如何形成的?倘若不孕不育,则又另一番样子了。世事如烟,意识也如此莫测变幻。
    接着该如何讲述邵扒皮夫妇的造人故事?
    还是以事实为结尾吧:女人的子宫生了一个小瘤,如此而已。
    难怪难怪。不急不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