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源起,发展与终结】
(2015-06-05 02:02:25)
标签:
佛学 |
直到1700年左右,欧洲,或者至少是天主教的欧洲,美术一直被巴洛克风格所统治。
这种风格及其全部夸诞和多变,基本上是罗马式的。
最初发展于罗马,力图复活罗马帝国的庄严,宏伟和富丽堂皇。
它是一种文艺复兴之后的宗教反改革运动新的和专制王国的艺术。
它是一种骄傲和力量的艺术。
它以宏伟和华丽为目的。
虽然它本身常常允许大量富于幻想的装饰,但其主要特点则是雄浑。
它以其更为严肃的形式,很能适合于太阳王的尊严与壮丽。
但18世纪初,宗教反改革运动和新专制制度,都已失去了俘获人们的能力。前者的强烈自信心已完全耗尽,后者至少在法国已不能实现为它所规定的希望。
宗教怀疑主义逐渐深入和扩大,启蒙运动开始破坏信仰的基础。法国君主政体已剥夺了贵族的政治力量,迫使他们依附于君主自己,而这个君主的领导是要成为欧洲盟主的。
皇家伟大的肥皂泡破坏了,法国贵族在社会上仍有特权,但在政治上作为一个阶级却是无力的,他们孤立于人民,对教堂和国家感到幻灭,他们是封建、地租经济时代不适宜的幸存者,他们就带着这一切而沉湎于一种优美的文化艺术中,并被全欧洲尊之为高雅生活的典范。
洛可可风格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产生了。
古典巴洛克的传统突然衰微。它那浑厚的庄严显得愚蠢而令人厌烦,而它那铺张华丽也不再能感动人。
这个时代脱了节,但我们生来不是为了纠正它,而且它是否能被纠正都无所谓。我们有我们的艺术,那就让我们以可能之小的宏伟的风格为自己来制造一个新世界——一个想象中的光明、空想、精致、娴雅和欢乐与自由的世界。
法国巴洛克式的兴旺衰歇之后,思想动荡不安,于是提供了接受外来影响的机会。新风格的主要临安来自中国的启发,那在广大艺术领域里都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欧洲传统的主要线索的风格。
1690年,伦勃朗死后不久,洛可可风格就出现了。
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时,洛可可风格就发育成熟并支配法国人的爱好达四十年之久。1755年,由于庞贝的考古发现古典主义开始复苏,其势力不断加强,最后于1780年战胜了洛可可风格。欧洲古代重新占了上风,不只是风尚的异想天开,而是反映了创造洛可可风格的那种精神状态的消逝。
洛可可是介于两个热烈信仰时期的之间的那种轻浮和松弛时期的一种艺术。它相应于启蒙时期前期那种机智的消极而破坏的时期。
变化多端正是洛可可装饰风格的作意。它的设计以复杂和繁富为最佳,仍保留一种巧妙的统一平衡。它最喜欢用中国的自由曲线,用浓郁装饰起来的曲线运动突破直线,或者用中国方格那样不规则的韵律的直线构图。它那丰满与巴洛克的丰满之不同在于它变了一切粗犷而呆板的外形。
它爱好轻巧和跳跃的形式,那颇似火焰式的哥特建筑,却比火焰更近于成长中的生命。
它力求把所有直角都改为曲线,并以连续的增长来充实它的装饰,避免呆板或夸张。
它重视表现效果的光泽,清新明亮但不强烈,绘图的色彩精美而雅致,使想象力充分驰骋。
它完全适于表现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贵族生活的精神。
它提供了一个扇语传情和小步舞曲的令人羡慕的背景。
主要建筑不受影响,主要是乡村的避暑别业和别墅,得到充分发挥。最丰富的收获是室内装饰和家具方面。
中英式花园是洛可可风格的另一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