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结构】

(2015-03-07 14:24:14)
标签:

剧本创作

肖涛剧本

电影结构

1把握叙事结构之前,必先把握叙事角度:

   

 、全知全能叙事(第三人称)。托多罗夫称为叙事者>人物,热奈特称为零度调焦。叙述者是万能的上帝,多数电影取此视角,如《卡萨布兰卡》。传统电影偏爱此类。

   

 、限制叙事(第一人称)。托多罗夫称为叙事者=人物

 热奈特称为部调焦,如《城南旧事》、《蝴蝶梦》(叙述视角不变)、《公民凯恩》(叙述视角转换)。现代主义电影偏爱此类。

   

 、纯客观叙事(第三人称或无人称)。托多罗夫称为叙事者<人物

 

奈特称为外部调焦。纪实性电影多属此类,如《偷自行车的人》、《小武》,展现客观的生活流。后现代主义电影偏爱此类。

    

以上区分只有相对性,因为叙事角度可以转化或交叉,如《罗生门》、《公民凯恩》。

   

2、传统叙事与当代叙事的区别: 

传统叙事指古典的、现实主义的原则,当代叙事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原则。主要区别有四:

   模仿论关系论。

前者看重讲什么

后者看重怎么讲

前者注重语言、写照,后者注重言语、语境和游戏规则。

  作者论本文论。前者强调作者对作品的权威性和生产性,后者强调作者被语言(规则)书写、本文自述性和读者接受性。

 单本论互文论。前者强调作品的单一性和独创性,后者强调本文的改写和重建,看重滑稽模仿和多义性。 

封闭论开放论。

前者认为意义现存,结构完整自足,后者认为意义可读可写,提倡误读,结构残缺或开敞,可供选择。 

 

3、五种常见电影结构模式类型:

 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以线性时间戏剧化展开故事(少用闪回、插叙),叙事链单一(无并置、对照、复调,但故事可多线索发展),追求情节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结局,强调外部冲突和动作强度,如生死抉择、最后一分钟营救等高潮。多数传统电影属此类,其经典情节结构强化了幻象真实移情,迷惑观众入戏,如《关山飞渡》、《真实的谎言》。

  回环式套层结构。以多层叙事链为叙述动力,以时间方向上的回环往复为主导(非线性发展),情节过程淡化,讲述方式突显,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它调动观众参与意义建构,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戏,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如《罗生门》、《法国中尉的女人》、《罗拉快跑》。

  

缀合式团块结构。没有明晰的时间线性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也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主线和戏剧冲突焦点,以打乱时空的叙事片断缀合而成,各个片断或团块之间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或意象并置组合的诗化结构。它不以情节和哲理取胜,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寻味,如《城南旧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罗》。 

 交织式对照结构。以两条以上叙事链(不只是两条故事线索)组合形成对照性张力运动,建构复调主题,其因果关系、戏剧线性叙述仍然存在,只不过更复杂化,它将移情幻象与哲理思考合而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梦幻式复调结构。以梦境和幻觉为主要叙述链接和内容,以两个以上叙述声调形成对话和冲突,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多重对话(人与人、人与自身、人物与叙述者、人物与观众)形成对话狂欢,如《野草莓》、《八部半》、《梦》。

   

以上并非全部结构模式,

也不纯粹,

模式交叉变异也较常见,

它们并无高下之分,

只有更适合于内容的模式而不存在最佳模式。第一种模式形成了强大的叙事传统,受

戏剧和古典小说影响大,

其它模式的多元化正是电影摆脱传统叙事影响而成为独立艺

术门类的努力之一,故可统称非戏剧式非线性结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