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2014-04-27 12:08:28)
标签:

文化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看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克里特的陶器彩绘,如其中以独幅画方法描绘的花卉。若以动物画来看,则爱琴美术中已有独立的壁画作品,如《海豚图》、《羚羊图》、《怪兽图》等等。至迟在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它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绘画形式。在古罗马帝国时期,静物画可能已经比较普遍,在庞贝城遗址所留存的壁画中,就有不少独立的静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如《桃子与玻璃瓶》、《器皿、鸡蛋和猎物》、《水果盘与双耳尖底瓶》;动物画有《树与蛇》、《花丛中的鹭鸶》、《鹭鸶与蛇》等。从技巧方面看,当时主要使用明暗造型手法,能够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对构图、空间、透视的处理也有一定的认识。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期,可惜的是这个时期没能延续下去。欧洲中世纪时,基督教美术的兴起使作为独立绘画门类的静物画、动物画基本绝迹, 只有某些静物、动物形象作为宗教画中的象征物或背景点缀而存在。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肯定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当时的艺术开始关注和表现人的生活和生活环境,于是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在17世纪再度兴起并正式成为西方绘画的重要样式。一般认为欧洲近代最早的静物画,是意大利画家巴尔巴里在1504年所作的《静物:鹧鸪与铁臂铠》。到17世纪,静物画在意大利和北欧(主要是荷兰、佛兰德斯)渐趋普遍。17世纪的静物画以荷兰画派最具成就,不仅静物题材多样,而且描绘细腻、华丽、精美、质感极强。主要代表画家有海姆、克拉斯、考尔夫、贝耶林等。如果说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欧洲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那么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的作品则代表了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他把静物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以往不被人们注意的形象上——朴实、简单的厨房用具和食物,把极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1819世纪,静物画获得广泛长足发展,产生了无数的佳作,风格也日趋多样。另一方面,静物画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得到普及。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

 

彼得·克莱兹 Pieter Claesz (1597-1660)17世纪荷兰最出名的静物画家之一。彼得·克莱兹的静物画“Vanitas”令人着迷。 “Vanitas”是17世纪西欧北部艺术家们喜欢创作的一个艺术主题,拉丁语的意思是“空虚”,通常运用象征的手法而表达的内容却带有厌世、消沉的意味,比方说用头骨象征死亡、腐烂的果子表示朽烂变老等等。克莱兹是虚空派静物画的代表人物,他的《虚空派静物,枯骨》便是“Vanitas”中的经典。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Adriaen van Ostade                  Peasants in an interior, 1661

 

【烟草与17世纪荷兰人的日常生活】

【食物:一部历史——香料、青花瓷与贸易】

Gabriel Metsu            The Old Drinker, 16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