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商店老板的视角,来描述一个落魄者的生活,够令人惊奇的了。缘故在于,这是一种侧面描写手法,更妙之处在于,护士的直述,在形成补充之同时,又是另一种侧面描写手法。二者构成了小说正文的大部分。
这也意味着小说作为空间的艺术,实质花开多朵-各表一枝,却又凝塑成一个丰满而富于立体感的形象。奥内蒂的发明,确实够魔幻的了。
当然,我们在伟大的鲁迅《孔乙己》这一简短的篇幅中,不难看到二者之间的心领神会。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本然由视角开辟出来的,仿佛盘古的斧头,从此混沌凿开,天分地裂,截然分明,又阴阳混溶。
作为读者而言,尤为重要的是,必须从叙述视角和他者补充话语中,寻求到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其实也是理解小说的讽喻艺术的极佳捷径。
也就是说,护士的直接引语,其实也是一种视角,视角即看法,看法即态度,态度即立场,立场即政治,政治即身份,身份即“我/你”。
店老板“我”的视角也是一种带有讽喻意味的身份政治。认同的力量,也因此从不同向度,完成了小说叙事旋律的周转与回旋,从而跌宕起伏,煞是精彩。
因为小说是结构的文体艺术,这也意味着小说也是制造身份想象与认同的话语。小说叙述了“少数民族”即已包含着作家的人性秘密与情感趋向。叙述一条狗与叙述一只恐龙,会产生不同的味感。
阅读的效果,抑或主题的深浅,审美力的构成,等等,在小说中,都可以用一句话以归纳。伟大的艺术品,创造了自己的读者,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创造了一种迥异的神妙的且难以复制的多面复合形象。
这形象中的一点点品格,即能震惊你,比如孤独、失败、绝望、痛苦、落魄、颓废、残缺、孤傲、扭曲、恶毒、坏透、善良、傻气、精明……而这些恰是你难以剖析清楚的“自己”的一个投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