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尹学芸《玲珑塔》】
(2014-02-19 18:10:53)
这小说叙述功力老道。几个小细节,能让人过目不忘,比如朱小嬛的牙齿、眼睛,抑或谢福吉尖细嗓音的诗朗诵。细节描写之于小说结构上的作用,即在于凸显一个“变”。“变”可体现为对比手法,如朱小嬛与谢福吉的牙齿,堪称绝佳组合。
贯穿始终的“变”可能是称呼,比如朱小嬛对“我”,一会儿“陆老师”,一会儿“姐”,二者相辅相成,虚实相间,既隐含着情感距离远近,又包孕着生活变动的轨迹。
最重要的在于如何通过叙述者“我”的主观视镜,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比如朱小嬛这个人,“我”眼中的她“单纯无邪”,而到了其上司谢福吉这儿,却是一个有心计的女子。
在小说中,“玲珑塔”不再具有象征意义,而是成了一个寓言体文本中的反讽性意象。它仅存在于纸端记忆和对话空间;在人物生活世界里,不再存在,俨然已成废墟。废墟的倒影,可折叠的语象,成为了“我”所面对的万花筒皱褶,难以一睹真容,惟剩碎裂的变脸残片。由此,小说题目《玲珑塔》也产生了别样的故事空间: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
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落鱼子一盏灯。
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