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巴尔德:奥斯特利茨】

(2013-11-30 23:14:28)
标签:

文化

【塞巴尔德:奥斯特利茨】

     遭遇小说,如同遭遇劫难;每一次的碰撞,莫不给予心灵上的冲击,形似记忆之墙上砸入的钉子。或许,塞巴尔德会是今年个人阅读史上的重要事故。
     事故。认识即事故,阅读也如此。这个人你反正忘不掉了。你瞧,这个人小说开篇即与众相同,即平实。平实内里,又包含着一个寻找结构。这是第一人称的好处,距离拉近了,其实是一种魅惑术。
     但你又免不了会疑问,“我”为何从英国去比利时安特卫普呢?这一跨海峡的行为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未解之谜抑或动因呢?
     “我”为何对夜间动物园里的那些动物感兴趣呢?大写特写的背后,一定存在着玄机。小说即如此发动攻势的,叙述者注意到什么,才让主人公的视角倾注于什么。这种双重交合,本然包含着一个隐情故事。
      因为“60年代”的事了,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回忆”,从此看,“回忆”的细节之栩栩,即意味着“回忆”之绵延和顽固。这其中,作者还要对“回忆”进行“回忆”,双重回忆,岂不令人感觉到本文的迷思之处,实质也暗含了“寻找”与“回忆”的吊诡。
     这是我读到第三页时产生的联想。实质也是与作者的对话,更是与小说叙事的较量。
     猜谜的好处是让你对阅读产生学习的好感。
     此时,小说的主人公即题目奥斯特利茨也就出场了。
     作者使用了很多长句,且段落也保持着紧密的黏合,好像一条错综复杂的长廊抑或一个人头簇簇的广场,并因视角的巡视抑或摄像机镜头般的环视,而让你感觉到小说叙事空间本然是景观的缩微抑或再现。
     所以,小说是有灵的话语躯体。
     细密的叙事话语,又是对灵魂意绪的依托回忆之流而促动的模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