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麦当劳化的社会及其危险

(2012-09-24 07:04:03)
标签:

文化

麦当劳化的社会及其危险

   大概这是第三个中文版本了。这里的麦当劳化仅是一个如韦伯所谓的囚笼社会一样的概念,这一概念核心所指,与庄子所谓的“齐一”之衍义以及现代性研究者或网络社会常用的那些耸人听闻的概念,大致皆可通约式地理解为规则化、非人化、格式化、单一化、机械化,等等。

   麦当劳化的负面作用即程式化,随之对于过程的控制反过来也控制了人,犹如卓别林《摩登时代》的那种被进饭机和流水线驾驭的疲于奔命的玩偶一样的人。最为严重的是麦当劳化所代表的现代化管理会走向其极端,将整个社会编织成一张由“老大哥”遥控的大网,或福柯所谓的“圆形监狱”管理者。合理中的不合理性,悖谬感十足,荒诞味颇浓,大致如此。这也是“现代性”之难以消除的必然后果,好像那根退化不了的阑尾,由正矢量向度所拖曳的与之背道而驰的虚拟线,其危害性自然防不胜防,难以绝根匿迹。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这种书籍,我更愿意用生态学或食物生产的眼光并切合自身体验来品读,由此而打开的超出作品之外的广袤视域,或许会带来更多可用之于日常生活具体实践的益处。 

   当然,作者还是以“后现代主义”(美国社会大概是“后现代性”的最大表征)的眼光来看待麦当劳化现象。不过,所谓的“后现代”视角用之于“全球化”问题时,反倒有些不对路子。当然,作者能够自圆其说,难能可贵,如“麦当劳化的世界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肤表的特征。”“麦当劳化的世界是一个在其间任何真情实感与激情表达都被消除了的世界。”  后者,大概“星巴克”也是如此。最近微博上纷纷议论其服务程式,即便到了西湖边的灵隐寺庙,其问候语也不过单调而机械的如被调控好的机器或被驯化出来的鹦鹉。

   所以,作者以什么样的武器来阐释一种现象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能将这种现象予以抽象并提炼出一些令人惊心动魄的沉思,并由衷地为人的生命与死亡诸境遇,提出了些许如何能提升其存在意义的解答,也正如迪伦·托马斯的诗歌所言——

    不要驯顺地迈向那安适之夜。

    ……对于光明之熄灭,

    我怒不可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